【解说】福建宁德素有“中国大黄鱼之乡”的美誉。历经30多年的发展,当地大黄鱼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80%。成绩取得的背后,是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的坚守。其中,不得不提有着“大黄鱼之父”之称的刘家富。曾经一度濒危的闽东大黄鱼,被他从“死亡名单”拉了回来,使其成为中国最大养殖规模的海水鱼和8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日前,年逾8旬的刘家富在福建宁德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
【解说】一望无际的宁德三都澳官井洋海域,繁育着珍稀鱼种大黄鱼,又叫黄瓜鱼。自古以来,大黄鱼都是海洋给予人们的丰厚馈赠。至今这里还流传着“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民笑“的古歌谣。
【解说】然而,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过度滥捕和粗放的作业方式,曾经年捕捞量达万吨甚至数十万吨的闽东大黄鱼出现了连年急剧下降的状况。当时,毕业于渔业资源专业、身为负责渔场渔情工作的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刘家富担心如此捕下去大黄鱼会灭绝。于是,他便萌生了通过人工繁殖途径拯救与保护大黄鱼资源的念头。
【同期】大黄鱼研究专家 刘家富
由于七十年代初,开始对越冬大黄鱼的过度捕捞,后来导致资源的枯竭,我们从1985年开始,就是为了拯救大黄鱼资源,并且把它当做一个重要的海水鱼养殖的种类,来进行了科技攻关。
【解说】在当时水产科技界普遍认为大黄鱼作为洄游性中下层海水鱼类,其人工繁殖技术难度很大,且无相关研究资料借鉴。但是刘家富却没有因此放弃,他顶着可能失败的风险,开始了大黄鱼研发征程。
【解说】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5月9日,刘家富用野生鱼培育的亲鱼20尾做分组催产试验,其中一组自然产卵了,并于当年育出第一批7374尾鱼苗。紧接着多年科技攻关,终于在1990年实现了百万尾规模的大黄鱼全人工批量育苗。
【解说】大黄鱼育苗成功了,除了用于放流增殖天然资源外,能否成为海水鱼养殖的新种类,让渔民稳定地养殖增收?成为了刘家富首先考虑的问题。
【同期】大黄鱼研究专家 刘家富
1991年,有许多人怀疑大黄鱼有没有拿来养殖开发的前景的时候,我们就通过个别一两尾大黄鱼生长速度很快,就看到它的潜力,我们当初很明确地提出来,我们一定要把大黄鱼要开发成一个很重要的养殖的种类,不但要养,而且还要把它开发成我们闽东支柱产业,要带动好多行业的发展,然后就是在脱贫致富、振兴闽东经济方便作出努力。
【解说】1996年起,刘家富又以试验场作为大黄鱼养殖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并通过技术培训、技术与信息服务,积极推广大黄鱼养殖技术。经过10多年不懈努力,在大黄鱼主养区宁德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大黄鱼养殖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实现了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并向省内外辐射。
【同期】大黄鱼研究专家 刘家富
大黄鱼的事业面很广,涉及的学科很多,它是一个大的产业,也需要一大批人是大家共同的事业。所以说我的观点就是说,要育种要先育人,有一个好的团队,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非常严谨态度才能育出来大黄鱼的新品种。
【解说】2015年,经过宁德市科协的推荐,刘家富获评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这是宁德市首次获此荣誉的科技工作者。如今已退休的刘家富,还在致力于推广示范水产科学技术和传授病害防治知识,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