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扰乱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生产和生活。从27例上升到8万多例,从“不明原因”到研究出是“新冠肺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这个最先发现病毒的场所,也让人们心惊胆战、谈虎色变。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海鲜也连带着“中招”了,微博、朋友圈中到处流传着“吃海鲜会感染病毒”的谣言。随着疫情研究的进展,专家发现病毒大概率来源于野生动物,随后各地相继取消了活禽市场,这下,人们连禽肉也不敢吃了。
更让水产品和禽肉“无奈”的是,随着疫情防控的需要,各地均开始交通管制——封路、封村,让本就“受伤”的水产品和禽类养殖业的困难又增添了几分。
湖北省当阳市正阳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春节期间损失共超过300万元,在50多天里,12万只鸡被挖坑掩埋,21万只以每斤不到两元的价格贱卖——而成本是每斤4~5元。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表示,春节后十余天是家禽行业损失最严重的时期,据测算,受疫情影响,2月2日之前,家禽产业主要品种损失50.48亿元;2月3~9日,损失金额31.10亿元;截至3月1日,共计损失金额149.76亿元。
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45家定点水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情况来看,2月1~10日,各个市场的交易量仅为往年同期的10%左右,到2月18日恢复到往年同期的25%左右。
交通受阻和市场销售不畅的问题,显然已经引起了政府层面的关注。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按照《决定》的有关规定,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而比较常见的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鸡、鸭、鹅等)是主要供食用的动物,依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管理。
在及时辟谣、以正视听的同时,国家也大力出台举措,帮助纾解难题。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多措并举促进禽肉水产品扩大生产保障供给的通知》。《通知》明确,要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影响,切实解决当前家禽水产业面临的“卖难”、产品积压等问题,加快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提高规模养殖现代化水平,完善屠宰加工冷链配送等配套能力,推动全产业链优化提升,保障家禽水产业稳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邱天朝介绍,允许地方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在做好防控前提下,自主调整管理措施,有条件地放开活禽交易。对于暂停活禽交易的地区,通过集中屠宰、产销对接的方式,建立点对点的活禽销售渠道,帮助养殖户解决活禽交易和屠宰上市的问题。
随后,各地也陆续行动。例如,福建省发展改革委等省内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家禽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冷鲜禽肉产品流通和配送体系,引导形成生产消费新模式。
“据我们了解,目前南方不少省区已经按照新冠肺炎疫情分级防控、差异化管理要求,陆续放开了活禽市场交易,活禽压栏的情况已经有所缓解。”邱天朝说。
在生猪市场供应不容乐观的背景之下,禽肉和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对保障肉类市场供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门下发的《关于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中更是明确,下一阶段要鼓励实行禽肉水产品临时收储。解决局部地区短期内的“卖难”问题,增强养殖补栏信心,也利于适时出库增加市场供应、平抑价格。同时,还要引导城乡居民增加禽类和水产品消费。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