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黄颡鱼课题组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黄颡鱼课题组在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部署、抓推进、抓落实,组织课题组成员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在阻击疫情的行动下,全面调研黄颡鱼养殖、管理、销售、苗种生产等情况。
一、超前谋划部署,迅速展开行动。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项目骨干科技人员迅速到岗到位,提前制定工作预案,建立新的课题实施工作模式,及时跟进防范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发布科技项目疫情专项实施指导意见,实现防控告知全覆盖,通过视频电话、视频会议引导项目实施点正确对待、科学防范疫情;一手依托科技优势抓好项目示范点生产有序发展。
二、细化防控措施,保障养殖生产。深入了解区域内需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协调物资供应,为养殖户解决实际困难。明确要求每个项目人员必须做好防护,落实卫生防疫措施,督促每个养殖场对养殖场及周边环境组织开展一次规范、彻底的消杀行动,改善养殖场区卫生环境,并督促其做到勤打扫、勤消毒,保持良好卫生环境,实现卫生整治和消毒全覆盖。
三、凝练关键技术 助力科技防控疫情
大力组织实施黄颡鱼春季管理关键技术的优化与推广应用,以“硬核”技术赋能疫情防控,为科技防疫提供科技支撑。
1. 追施肥料技术
养殖“黄优1号”杂交黄颡鱼的塘口,春季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可开始追施肥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水产养殖七分养,三分水。水质清瘦,缺少营养,含有机质少,水藻资源贫乏,会影响杂交黄颡鱼的品质和产量。通常养殖户使用通过高温腐熟的家禽家畜粪便、草杂肥等有机肥料施于池塘,或堆放浸泡水中,或撒洒池塘。每亩一般使用猪粪、牛羊粪250~500kg,或者使用鸡粪鸭粪150~400kg。若施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1∶1∶0.5,追施时应兑水后全池泼洒,每亩总用量为3~7kg,每次追施间隔5~10天。
2. 投喂饵料技术
养殖“黄优1号”杂交黄颡鱼的塘口,春季投喂应以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为主,晴天每天定点、定时投喂1次,每次投饲量应为鱼体重的1.0%~3.0%,以1小时内吃完为准。以后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饲数量,改为每天投喂2~3次。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黄颡鱼由于越冬期间没有投喂,养殖鱼类的体质较差。越冬后尽早启动投喂,温度合适时可逐渐增加投喂量。越冬后的初期,由于鱼类体质较弱,可适当使用一些优质饲料,如鱼粉、鱼油含量稍高一点,可适当提高投喂频率。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很多养殖企业缺乏水产饲料,可能会造成投喂受限或者水生动物饥饿。应急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饲料原料,如鱼粉、饼粕类等,可利用小型饲料机或者绞肉机做适当加工后直接投喂,避免因缺乏营养对鱼体健康造成影响。疫情后,应尽快补救,通过使用高品质饲料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在春季气候急剧变化导致应激时,可适度降低20%-50%投喂量。
3. 春季注水技术
早春由于水温低,鱼体个体小,活动摄食量小,池水不宜过深。随着水温升高,鱼体增大,逐渐加深水位。初春最好要大换水1次,换去全池水量的1/2。以后每15天注水1次,每次提高水位10~15cm,3~4月份保持池塘水位1m左右,同时,防止污水和敌害生物流入。有些池塘漏水,在灌水之前,先找准漏水点,加紧维修。有些池塘引排水沟渠淤泥堵塞,抓紧时间清理修通。有些池塘引水路径远,沙漏多,引水入塘量少,要提前排除沙漏,提前开始引水,提前开始蓄水,为养殖做好充分准备。
4. 春季疾病防治
春季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应加紧养殖塘的消毒灭菌工作。随着水温逐渐回升,有害病虫害也开始缓慢滋生。池塘和水体消毒灭菌刻不容缓,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是最佳选择,既经济实惠,又高效低毒。通常每亩水面使用生石灰25~50kg斤,化水后全池泼洒;或者每亩使用漂白粉3~5kg,兑水泼洒水面。无水池塘,用喷雾器喷雾全塘。池塘要有专人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及时打捞残食,保持池水清洁,禁止投喂变质的饲料。定期进行药物预防鱼病,每隔15天用漂白粉和硫酸铜溶液全池交替泼洒1次,若发现鱼类患病及时诊断治疗。
除了正常消毒灭菌防治外,养殖黄颡鱼的春季应关注水霉病、烂身烂鳃等细菌病,寄生类小瓜虫病等。具体防控技术如下。
水霉病由真菌引起,往往在病灶部位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物,常在水温10–20℃暴发,一般感染受伤后的鱼体。因此,应减少捕捞或转塘等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天气晴好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同时,采取投喂饲料等增强抗病能力措施。
烂身病、烂鳃病等细菌病通常由假单胞菌、柱状黄杆菌等细菌引起,在病灶部位引起腐烂症状,常在水温15℃左右时开始发病。为避免疾病发生,可在苗种下塘前使用消毒类药品消毒。
小瓜虫病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早期预防和检测是防控的关键。发现虫体时,可多次使用驱虫药品驱离虫体。已经严重感染的,要保证水体环境的适宜与稳定,以增强养殖鱼类的体质和免疫力,合理使用药物刺激虫体脱离鱼体,利用小瓜虫生活史特征控制其生存、繁殖和侵染宿主,从而减少患病鱼的死亡,减少损失。
5. 苗种企业要做好黄颡鱼亲本培育
春季是水产苗种需求量最大的季节,为满足春季有足够的优质种苗用于养殖生产,尤其是保障种苗的质量,近期需要进一步强化优质亲本的选择和培育,主要是亲本的营养强化工作。
繁殖群体因生殖腺发育的需要,对一些营养素的需求会不同,应该根据不同品种的亲本营养需求,投喂相应的饲料,适当增加维生素E、维生素C。特别要预防亲本饲料霉变,开封的饲料要及时用完,未用完的要密封保存。环境调控方面需要注意水温、水质和水位。海水亲本饵料尽量选择优质干性配合饲料,同时搭配正规饲料添加剂等增强亲鱼体质,减少对冰鲜饵料等外源输入投入品的依赖。
6. 做好黄颡鱼苗种繁殖培育计划
苗种的繁殖是保障春季生产的重点,春季是大多数水产品种的繁殖季节,及时掌握季节变化,合理安排生产非常重要。由于疫情的影响,养殖户的投苗可能会由于成鱼没有出售而延迟投苗,所以要做好黄颡鱼的苗种繁殖培育计划,灵活采用订单式生产计划。适时根据春季水温等环境条件变化情况,制定精准的亲本“水温+流水+营养”综合促熟措施,诱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自然产卵或利用激素诱导产卵。繁殖季节要注意温度变化,春季常见时冷时热,容易鱼卵冻死或发生水霉疾病,要注意保温,或者根据天气预报,开展鱼苗繁育。此外,鱼苗孵化时用水要经过70-80目的尼龙筛绢过滤。
下一步,课题组围绕疫情防控技术需求,加大疫情条件下项目实施新技术、新方法研发、推广力度。同时,积极作为,发挥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平台优势,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为项目后期实施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储备和科技保障。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