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经进入冬季,街道还有着些微的暖意,但在中科院生物遗传资源库海藻种质库的实验室里,寒意袭人。在低温环境下,一排排透明的锥形瓶里,无数细密微小的海带配子体在空气泵的搅动下随着水流上下翻滚,看上去像一大团舞动的柳絮。它们就是海带的“种子”,雌雄配子体结合附着在特制的绳架上就能慢慢长成海带苗。
我国第一次水产养殖浪潮从青岛发端,是以海带养殖产量的突破和普遍推广为标志。60多年过去了,海带从稀有的“舶来品”变成了普通大众的餐桌美味。
前不久,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逄少军团队选育的杂交海带新品系B013在寻山集团进行了大面积的养殖测试和验收。同样在前不久,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刘福利团队与寻山集团联合开展的“掌状海带和极北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及养成测试”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与60年前相比,此海带已非彼海带。海带在青岛的前世今生,佐证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
人类早期利用海洋,只能行“鱼盐之利、舟楫之便”,而规模化海水养殖与增殖实现了从海洋狩猎文明向现代农牧文明的巨大跨越。新中国历史上五次著名的海水养殖浪潮均从青岛发端,并迅速从山东沿海推向全国18000多公里海岸线。其中,以海带为代表的藻类,是我国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奉献给百姓餐桌的“大菜”。
海带在我国属于外来物种,原本是分布在日本北海道和亚欧大陆东北部库页岛冷温带海域的大型藻类。1927-1949年期间,我国一度要从日本和朝鲜进口大量自然生长的海带,最高时每年可达4万至5万吨干品。彼时,海带的身价还是蛮高的,却是市场上的一种“刚需”。尤其是在一些“大脖子病”高发地区,人们往往视海带为“灵丹妙药”。
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还在为海带的“冬长夏亡”、无法人工采苗和养殖而感到苦恼,为什么海带就不能像农民在土地上种庄稼一样,从海里“种”出来呢?
曾呈奎、朱树屏、张定民等老一辈海洋科学家们进行了艰苦卓绝地科研攻关,最终真的在大海里“种”出了海带。
“夏苗技术”沿用至今
海带夏苗培育技术,是海带大规模养殖的关键。
最初,我国是采用秋苗培育法,虽然能采集到海带苗,但生长期很短,多数都过不了盛夏,抗逆性很差。对中国藻类分布、形态生活史研究很深的曾呈奎发现,海带晚春、夏天也放孢子。 他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科院海洋所、山东海洋学院(现在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人工海带低温夏苗培育技术陆续获得成功,就是每年七八月在实验室里用低温培育出海带苗,然后于10月中旬投放到海中,二十几天时间就可以从2厘米左右长到20多厘米。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逄少军告诉记者,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使用海带夏苗的国家,“夏苗技术”将海带养殖季节整整提前了两个多月,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我国科学家还创造性地利用各地不同的物候条件,将海带栽培区从寒温带的辽宁和山东,一路拓展到亚热带的福建和广东。
野生海带及早期人工培育的海带,只有20多厘米宽,长2-3米,但今天的海带,最长的个体可以达到20米以上。逄少军团队最新研究的杂交海带E25.宽80多厘米,长4米多,单棵的重量可达5公斤,一棵海带铺展开来需要好几个人站成一排才能托起来,颇为“壮观”。
正是因为海带研发品种的更新迭代,生物量日益增多,如今我国海带年产量可达148万吨干品,是世界上海带养殖产量最高的国家,且每年仍以大约4%的速度增长。
“墨色”海带出口海外
海带的创新性培育,在我国海洋科技领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农业农村部已经陆续审定了21个藻类新品种,还有源源不断的新品种正在进行产业化推广和新品认定申请,而且每个认定的新品种也会不断改良、升级。因此,大概没有人能说得清,海带养殖到底进行了多少次升级迭代。
在全国范围内,山东和福建是我国海藻栽培的两个大省,福建的企业善于技术创新,海带育苗技术在很多细节上考虑周全、处理得当值得我国北方海带育苗企业学习;而在山东,拥有中科院海洋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顶尖海洋科研机构的青岛,则成为全国海带育种技术的佼佼者。
除了育种、育苗技术的迭代,更显而易见的是海带养殖方式的改变。早期的海带培育,是“播种式”的,将海带苗投放到海底的礁石上,它们就会像自然生长的海带一样,自下而上长出宽大的叶片。但这种海带采摘非常麻烦,需要潜入水下进行收割,效率很低。后来,“筏式养殖”诞生了,当海带苗长到20多厘米的时候,就会被一棵棵地夹到浮筏上投放到海面,从此自上而下“倒着”生长。
“倒着”生长的海带几乎遍布中国海岸。在海带养殖量最大的荣成海域,如果从空中俯瞰,从近海20米处向远海铺开的筏架组成一望无际的海带田,蔚为壮观。
在海带品种更新和产量剧增的今天,这种“舶来品”也开始变成“输出品”。逄少军团队最新研发的海带新品种B013含“藻胶”量高,含水量低、干鲜比高、出成率高,极大地提升了经济效益,深受客户喜爱。
海带干品颜色越深,品相越高。B013晒出来的干品呈现出近乎“墨色”的品相,被认为是海带里的“极品”,因而也迅速成为我国出口日本等国的主打产品。
海带被赋予“新使命”
“其实,海带研发是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的。新时代,海带研发也会有新的使命。”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福利正在探索,如何利用海带根治海洋牧场“荒漠化”的问题。
近岸海洋牧场海底“荒漠化”现象,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类似于陆地植被遭到破坏后出现的沙漠化现象。海带等藻类在海底既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也扮演着庇护所、水质调控、重金属吸附等功能。
2014年,刘福利团队从法国引进了掌状海带、极北海带等大型经济海藻的配子体克隆系,建立起配子体快速扩增技术。据了解,极北海带可低光生存,存活20多年,在海底就像一片茂密的小树林。而且极北海带富含褐藻胶,这种胶属于一种“硬胶”,特别适合做工业原料。
最初,海带养殖是为了给国防工业提供足够的碘。之后,海带养殖成为中国人餐桌的美食。随着时代的变迁,海带的生态功能、产业功能也必将带来新的附加值。
“受历史条件所限,以前的科研攻关方向主要是满足市场需求,追求生物量的增加。今后,科技会逐渐成为主导方,为海带等养殖新品赋予更高的品质。”农业农村部最新成立的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团队们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业界有观点认为,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将不再发端于某个具体的海产品,而是养护近海、发展远洋、拓展极地渔业,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功能的现代海洋牧场,丰富蓝色粮仓。始终走在海洋科研前端的青岛,在新的浪潮中,将迈上技术输出的新高度。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