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海洋大学申报的“东海渔业资源重建智能装备与关键技术研究”列入浙江省科技重点项目(自主择优委托类),该研究主要内容为渔业生物资源栖息地建设、水域生态监测装备与预警技术、渔业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和效果评估研究。
“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恢复是联合国2030议程重大事项之一,是国家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浙江省渔场振兴的努力方向。”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表示,舟山海域是我国最有潜力实现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重建的区域,也是最有必要开展“野生大黄鱼万吨重建计划”的海域,这是一种历史承载,是一项经济潜力巨大的创新事业,也是对东海海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路径。
据介绍,在舟山海域重建本地种质岱衢族大黄鱼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岱衢族大黄鱼是独立地理种群,现已具备繁育条件和种质鉴定技术,可通过基因检测技术与生化学检测技术两种方法进行鉴定。
舟山如何建设海洋牧场?“野外驯化是大黄鱼资源重建的关键环节。”严小军表示,他们将通过在岱衢洋附近海域(中街山列岛)建设中心投饵场所与栖息中心(兼观光垂钓、环境监测、灯光和音频诱引),形成定居化生态增殖栖息地,实施期内进行大黄鱼增殖苗种、成鱼投放,并进行鱼类行为监测。
严小军说,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重建的关键技术是智能装备与关键技术的有效创新、集成和探索。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