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月份购买的一盒大闸蟹,到今天都没提到货,想吃个蟹怎么这么难!”昨天,说起几个月前购买的“虚拟化”大闸蟹,市民黄女士一肚子气。
今年下半年,市场上掀起了一股“蟹卡热”。因为便于携带、易于馈赠、价格优惠,许多通城市民热衷购买。但随着提货旺季的到来,诸多不如意也开始显现:价格虚标、拖延提货、缺斤少两等。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市民遭遇了蟹卡销售的套路。
黄女士叙述,她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家购物网站的大闸蟹团购信息:公4.5、母3.5两8只的套餐,原价258元,通过领券只要108元。“算下来差不多十元一只,确实很优惠!”黄女士看到店铺月销量3万,且评分高达4.9,便立马下单。
很快,黄女士收到店家寄来的蟹卡。店家解释说,阳澄湖9月开湖,所以先发一张蟹卡,开湖之后可随时提货。中秋节前夕,黄女士预约提货,店家回复国庆前不发货。国庆节后提货,店家回复访问量太大系统崩溃。10月下旬预约提货,黄女士仔细一看,从眼下到11月30日的截止日期前都约满了。“今年吃不上了,虽然券上写明三年有效,但明年谁还能把这张卡从犄角旮旯里翻出来啊!”黄女士非常郁闷。
无独有偶,市民罗女士也遭遇了跟黄女士类似的经历。罗女士说:“花128元买了一张蟹卡,一直提示预约已满,还解释说产能不足请等明年。后来申请退款,客服并不积极处理此事,流程明显比平时的退款周期长了很多!”
除提货难问题外,蟹卡兑付实物后的缺斤少两也饱受诟病。王先生购买的蟹卡,广告上写的母2.5~3两、公的3.5~4两,实际收到货后却发现,绳子沾湿后捆绑称重才勉强达到母的2.5两、公的3两,其中一只还是死的。“联系客服基本都是无人应答,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王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上当一回头,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去农贸市场买螃蟹。
随后,记者点开了三家相关店铺,发现他们购买链接均已失效,客服也基本出于自助回复状态,电话无人应答。记者又咨询了网络平台的官方客服,对方均表示,对于提货难问题,靠消费者和商家自行协商处理为主,但平台方会积极给予协助。
“市民可以申请电商官方客服介入协调,也可以向卖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南通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在听闻上述市民遭遇后表示,蟹卡、蟹券,都属于预付卡消费的一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预付卡不得设置有效期限,因此,将来不管蟹券过期与否,买家都有权提货。此外,“买大发小”行为也已经涉嫌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同时,他提醒消费者,买螃蟹这种鲜活产品最好要看到实物,对网络上各类团购和促销保持警惕;即使购买蟹卡也不要一味贪便宜,尽量到实体和大品牌的店铺购买。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