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水产养殖带来的污染和破坏,使水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不过,这一局面正在发生转变。近日,笔者从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了解到,未来几年,武汉将利用集装箱式养殖,重点推广集成化水产养殖模式,构建生态化、工厂化、零排放、零污染、低风险、低成本、高节能、高效益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体系。
据了解,武汉地区夏季高温闷热,极易遭受旱、涝及高气压带来的自然灾害。一夜之间出现翻塘,致使整片鱼塘里的鱼因缺氧死亡;或是洪水过境鱼儿统统溜走,导致养殖户“颗粒无收”,损失惨重;而湖泊、池塘长期养鱼,造成水系水质变差,同样会导致水产品的质量下降,产值降低。因此,集成化水产养殖新模式势在必行。
据介绍,集成化水产养殖模式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在广东地区率先开始推广。该系统主要由多组集装箱组成,每组集装箱设一个智能化控制设备管理系统。集装箱内部配备有水质测控、物理过滤、生化处理、恒温供氧等装置,并全部由智能系统自动控制。
集装箱与蓄水池、过滤池、处理池等形成一体,相互之间24小时不间断循环,始终保持净化、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