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在加速线上线下融合的同时,也极大地挖掘了大众消费群体对进口海产品消费能力。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了价值119.1亿美元的海产品(不包括鱼粉的进口数据),同比增长36.2亿美元,增幅43.6%。横向对比发现,海产品进口增幅高于其他任何进口食品。
对此,有分析认为,我国进口海产品增长快速得益于我国与多个国家自由贸易的稳步推进、消费市场对优质海产品需求的快速扩充、跨境电商的逐渐成熟以及航空物流的充分保障等多重因素。
01 自贸政策频出,合作带来发展红利
近年来,在经济贸易领域,我国坚持开放合作政策,与多国开展自贸合作外,多年连续下调进口关税。2017年末中国对三文鱼、蟹类、龙虾、鲍鱼以及北极甜虾等近年来活跃在中国市场的“网红”产品实施降税,2018年对200多项海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减免,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动物在内的221项产品进口关税下降了2%~10%。
自2019年1月开始,我国对进口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冰岛、秘鲁等国海产品将实施零关税,具体主要涉及的产品有金枪鱼、罗非鱼、冰鲜及冷冻鳟鱼、冰鲜及冷冻大马哈鱼、冰鲜及冷冻大西洋鲑鱼、比目鱼、大菱鲆、沙丁鱼、鲭鱼、竹荚鱼、鳕鱼、银鳕鱼、生蚝、扇贝、贻贝、鱿鱼、鲍鱼、龙虾、螯龙虾、海参等产品。
随着开放合作政策的不断推进,关税下调将推进进口国海产品贸易量的增长,同时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进口海产品的供应价格也渐趋稳定,我国消费者也将更加便捷、低成本地选购到更多优质海产品。
02 消费结构改善,进口海产需求大增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居民饮食结构的调整,水(海)产品尤其是进口海产品,在居民饮食消费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在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升的同时,“吃点好的”成了大众普遍的心声,原本作为改善生活偶尔消费的进口海产品,如今正在逐渐成为居民重要节日餐桌中的“常客”。
以刚刚过去的春节为例,进口海产品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年货,用来招待客人,而各种海鲜大礼包也成为亲友互致问候的重要礼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进口海产品大多产自深海,具有优良的品质以及稀缺性,因此仍是国内大众消费者心中品质、美味、营养的代表。
目前,进口海产品的销售旺季主要集中在年节,虽然日常消费的普及尚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进口海产品的目标受众广泛,为其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基础。
如今,国内消费市场上,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对进口海产品的需求都表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在进口海产品的消费中能够实现“自由”的群体越来越多;从年龄划分来看,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儿童群体,都有意愿消费海产品,这就为优质的进口海产品提供了广泛的消费基础。
此外,有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中产阶层数量将翻一番,随着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能力的崛起和电商购物消费习惯的养成,国内市场对进口海产品的消费潜能进一步得到激发。预计到2020年,中国进口海产品消费需求将达到1000万吨。
03 渠道通路革新,推动行业升级
在进口海产品贸易环境整体向好以及消费市场需求强劲的拉动下,进口海产品运营商也纷纷抢抓行业发展红利。在我国,传统的水(海)产品大多通过水产批发市场集散到辐射区域的二批市场、农贸市场等,过程繁琐、损耗也高。而与国内水产品大多以批发形式进行流通不同,由于产品规格统一,便于消费者选购,进口海鲜已经成为很多电商平台的主要经营业务。
电商分销模式缩短了进口海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更鲜美的进口海产品。以京东生鲜为例,其于2月下旬发布的《2018年年度战报》显示,在平台海产品的销售中,排名前五的产品里面,就包括了天海藏环球海鲜礼盒、量道活冻厄瓜多尔白虾、聚福鲜智利三文鱼刺身,这些都是进口海产品的代表。
可以看出,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在加速线上线下融合的同时,也极大地挖掘了大众消费群体对进口海产品消费能力。同时,为了建设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部分进口海产品运营商还通过在主产海域建立暂养体系、前置仓储等措施,确保进口海产品在供应数量及价格上的稳定。
在餐饮终端,更多元的餐饮业态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的进口海产品美味。以盒马为例,其作为一家集超市与餐饮店为一体的新零售终端,为顾客提供到店购买或者APP下单的同时,也开辟出了餐饮区,由厨师提供现做菜肴的服务,其中一个重要的餐饮品类即是进口海产品的烹饪。这一创新零售业态,极大地提高了大众消费者接触进口海产品的频次,也解决了普通消费者因不会烹饪而将进口海产品拒之门外的问题。
此外,国内日益壮大的出境游市场带动了各航空公司开通各国航线,编织了一张中国通往各国的航线网络,也带动了一些海产品丰富的国家与国内市场的贸易往来,让国民消费进口海产品更加便捷。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