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专家提出:发展环境友好型渔业,能让整治后的东海域既漂亮又不寂寞
备受各方关注的东海域在综合整治之后,对其每年1000吨左右的天然海产该如何利用?是将其“封存”,抑或是适度开发?
昨日下午,九三学社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支社课题组的专家们提出:对东海域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走发展环境友好型渔业之路,让整治后的东海域既漂亮、又不寂寞。
开发海洋旅游经济
东海域历史上是厦门传统水产养殖海域和捕捞渔场,据有关生产实绩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东海域天然海产的年起水量在1000吨左右。按规划,与东海域连接的海岸带将打造旅游休闲岸线,发展旅游经济。然而,各种具有海洋特殊色彩的物质和精神的消费活动,大多需要以渔业为载体,如体验感受类的海滩拾贝,娱乐康体类的海上游钓,人文学习类的观看海洋宗教祭典(送王船),以及品尝鲜活贝、藻、鱼类海鲜等,所有这些如果渔业缺位,海洋旅游就很乏味,厦门旅游的“海洋文章”就难以做足。
而“环境友好型渔业”,是一种综合运用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多种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的新型渔业,不单纯是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生产立场出发,更是从环东海域新城市发展海洋旅游的大经济格局考量的。
专家们认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有规划地保留一定规模的规范养殖业和捕捞业,无论从对目前上岸渔民的生产生活出路安置,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对发展海洋旅游的大经济格局,对维护厦门管辖海域权益的排他支配和管理,都有存在价值。
绿色养殖融入人文特色
专家们建议,立即组织对东海域海域资源和渔业资源进行摸底调查,摸清东海域生态环境、养殖容量、渔业资源家底,建立长效的环境与资源监测机制。
在发展“环境友好型渔业”的运作上,养殖上,革新养殖模式,做到种质种苗绿色、养殖环境绿色、产品绿色,并纳入厦门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捕捞上,限额捕捞,水产养殖以潜栖海底滩涂、不影响别的用海行业的贝类养殖和不产生污染环境排弃物的藻类养殖为宜,捕捞工具也应是环境友好型渔具。经营上,应从以往的个体化经营,转变为由经济实体专营、政府招投标的准入,以保证执行有效监管和可持续发展。捕捞使用的渔船,应同环东海域旅游休闲岸带的格调协调、同环东海域新城的整体景观和谐。
南方渔网编辑:欧阳洋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海洋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