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虾养殖发展历程
我国对虾养殖主要品种有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主养品种不同。前二十年,北方以中国对虾为主,南方以斑节对虾为主。1988 年7 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我国, 1992 年8 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 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 1999年开始大批量生产南美白对虾虾苗,为大面积推广养殖奠定了基础,加之,南美白对虾因其具有生长快、耐高温、食性杂、抗病力强、适盐能力广等优点,迅速替代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成为了主养品种。由此,后二十年,我国对虾养殖进入了以南美白对虾为主的新阶段。以下以产量、病害等简述对虾整体发展历程,以窥全貌。
回顾我国近四十年的对虾养殖,可谓是惊心动魄、跌宕起伏。1978 - 1984 年为起步阶段,养殖产量从450 t 增长到1. 9 万t; 1985 - 1992 年为快速发展阶段,产量近20 万t; 1993 - 1997年为低谷徘徊阶段,暴发对虾白斑病毒病, 10 万t左右, 1994 年仅为5. 5 万t,1998 - 2000 年为逐步恢复阶段,20 万t 左右; 2001 - 2011 为飙升阶段,从30 多万t 一路升到150 万t 左右,2010年134. 8 万吨; 2012 - 2013 为迅速下跌阶段,2012 年约120 万t,较2011 年减少了20%,2013年约100 万t,较2012 年又减少约17%,原因是暴发了早期死亡综合征和急性肝胰脏坏死病;2014 年为恢复增长阶段, 2014 年120 万t,养殖面积约24 万hm2,约占世界对虾养殖面积的12%左右,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的40% 左右; 2015 -2017 年为增长停滞阶段, 2015 年100 万t,比2014年的120 万吨下降20%。虽然通过改进养殖模式、推广对虾白斑综合征和肝胰腺坏死症生态防控技术等,但10 年以上的老池塘,成功率不足2 成,空塘、排塘、守塘现象多发,并且自2015 年起,“虾长不大”问题又开始困扰着国内的养殖户,放苗60 天仅仅养到100 多头,甚至100 天100头。养殖生产成本和投入费用逐年增加,大面积的亏损多发,生产难以为继,南美白对虾的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南美白对虾发展瓶颈
2. 1 良种缺口巨大,种质退化严重
南美白对虾属于外来品种,其种质资源全部在国外。现在应用的亲本是通过多年选育而成的,是需要多年努力和巨大投入才能得到优良性状的亲本。有的公司偏重于生长速度,有的偏重于抗病毒,有的偏重于抗细菌,有的偏重于耐氨氮等。我们需要的理想状态是这些优良性状都集中在同一个亲本里,并一直传递下去,但这几乎不可能。一是,从遗传学角度分析,目前,多数公司将亲虾的选育方向偏重于快速生长,经过不断的定向筛选,满足了快速生长,其抗逆性、抗病力必然下降,无法应对当前环境恶化和病害的侵袭; 满足了抗病力强,其生长速度就会慢。抗病力中对虾的抗细菌的能力越强,抗病毒能力越弱,反之,抗病毒越强,抗细菌一定越弱。还有,选择的性状越多,性状的衰减就越快。二是,从市场角度分析,国外种质公司还会通过“近亲繁殖策略对抗基因改良种虾的非法复制”的手段,达到控种以保护市场。实际上,育种公司每次提供给单一客户的亲本只是2 个家系杂交的子一代,也就是说,给你的都是兄弟姐妹,是近亲,仅可以满足短期养殖的需要,不具备进一步选育的遗传资源。
目前市场上主要对虾种质公司有SIS、正大、OI、科拿湾、莫洛凯、环球、普瑞莫、日夜快、福虾隆、蓝色基因、塞班、高健康、关岛大学等,均是国外的。所以,我国南美白亲本的数量、价格和质量受制于人。
对虾优质亲本缺口巨大。据统计, 2014 年全国南美白对虾虾苗数量6 890 亿尾,形成了巨大的苗种市场。据推测,中国每年需要200 万只对虾亲本,其中,仅少部分是来自合法认证的亲本供应商,保守估计, 70%中国对虾亲本来自国内池塘培育的二代亲本或N 代亲本。这还是仅从国内市场分析,国际上,印度、越南、泰国等其他南美白对虾养殖生长国家,均需要大量的对虾优质亲本,所以,从国外进口的亲虾越来越贵。以SIS 亲虾价格为例: 2007 年35 美元/尾,2008 年39 美元/尾,2009 年41 美元/尾,2010 年45 美元/尾,2011 年46 美元/尾,2012 年52 美元/尾,2013 年60 美元/尾,增幅15. 4%,6 年内亲虾价格上涨71. 4%。其原因既有市场巨大,供需矛盾尖锐问题,更有亲虾进口企业各自为营、各地为营问题,不能依靠全国巨大市场形成谈判优势。
从繁育角度来看,无论是“土苗”还是SPF 苗种,都可以溯源到初代引进选育出来的苗种,如此反复数代的繁育,基因的缺陷通过遗传完全地保留了下来,造成了商品虾中选育出的亲虾种质严重退化,抗逆性显著降低。
从苗种生产角度来看,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许多育苗企业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盲目扩大生产,亲虾被无节制地多次产卵,造成虾苗体质下降。有的企业不但不采取淘汰弱苗措施,反而为了提高育成率,违心地采用高温育苗方式和过量使用抗菌素,这极大破坏了虾苗的免疫系统功能,造成虾苗先天不足、体质羸弱、应激性差、抗病能力低,入池即死、水变即病、光吃不长现象常见。近年发生的EMS、“长不大”等病害也应与虾苗免疫力差相关。
另据湛江对虾苗种协会对12 家核心企业进口亲虾繁育虾苗的表现情况的调查结果看,几个品牌的主要指标指标变化范围很大,如,亲虾交配率、1 000 尾雌虾每批产幼体数( 万尾) 、小苗( 0. 4 ~ 0. 5 cm) 育苗率、大苗( 1 cm) 育苗率,这说明进口亲虾的质量不稳定。
从近几年对虾养殖情况来看,进口亲虾繁育的一代苗与二代苗、土苗相比较,有的显示不出特别明显的优势,死亡率提高、长速减慢、成虾规格不均匀等现象比比皆是。2015 年,据天津有关部门检测,已发现引进的良种亲虾携带有5 种主要病原。实际生产中,对虾疾病轮番上阵,先是桃拉病毒( TSV) 、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IHHNV) 、黄头病毒( YHV) 等病毒病猖狂,而后是早期死亡综合症( EMS) 、对虾肝胰腺坏死症( HPNS) 等多种细菌病肆虐,近期又有了偷死野田村病毒( IMNV) 、虾类虹彩病毒( CQIV) 的袭扰,以及虾肝肠胞虫病( EHP) 的无奈和绝望。所有这些疾病的发生,以及随之出现的死亡率上升、规格参差不齐、生长缓慢和饲料系数上升等,均是虾苗种质质量下降的结果,亦即,苗种质质量的下降是导致对虾养殖危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种苗是白对虾成功养殖一个限制性的基础条件,种苗的艰难转型,将直接决定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中国对虾产业虽已经历了30 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目前并未掌握优质种虾特别是南美白对虾种虾的核心技术,其种虾绝大部分来源于进口。尽管,经全国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先后通过了7 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 中科1 号、中兴1 号、科海1 号、桂海1 号、壬海1 号、广泰1 号、海兴农2号。这仅说明,我国南美白对虾育种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竞争力不强,市场缺口还非常大。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对种虾的研究投入严重不足,与市场脱节,基础性研究分散,科技成果转化慢。另一方面是国内还缺乏大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2. 2 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养殖条件不完善
回顾我国对虾养殖历程,不难看出,每次的病害发生均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沿海大开发,对虾养殖一度成为沿海渔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手段,其养殖措施是利用潮汐或水泵大排大灌和投喂鲜活饵料。随着沿海工农业污染的日益加剧,海水赤潮频繁发生,引发了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病等疾病的暴发,至1993 年,养殖产量由20 万t 左右急速下跌到4万多t,养殖生产出现大面积亏损, 1993 - 1997 年进入低谷徘徊阶段。当时,养殖设施简陋,池塘开发规划差,起点低,进排水基本不分离,养殖用水随意排放,没有动力增氧设备,仅靠水泵或潮汐进排水。究其原因,开放式、掠夺式的养殖模式造成了水质恶化并引发病毒肆虐的恶果,而今,在北方沿海仍可见部分池塘呈现淤泥深厚、塘堤破损、蓄水较浅等荒芜萧瑟的景象。
连续几年的低潮,间接地改善了生态环境,特别是南美白对虾繁养技术的成功,1998 - 2000 年进入了逐步恢复阶段,产量20 万t 左右,单产达到7 500kg /hm2 左右,这是水质生态改善的结果,是配套增氧设备调控水质的结果,是优良南美白对虾苗种的结果。随着苗种淡化技术的试验推广; 水质、底质调控技术的普及; 配合饲料及投喂技术的成熟,以及南美白对虾产业链的形成,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迅速增加,几乎发展到了全国。产量进入飙升阶段, 2001-2011 年从30 多万t 一路升到150 万t 左右,单产最高超过30 000 kg /hm2。
比较突出的是,南方的高位池精养模式和北方的卤淡水精养模式。
卤淡水精养模式,创立于天津汉沽,其特点是“小池塘、深水位、高配套、强增氧、配合饲料为主”。利用盐田汪子对海水的多级沉淀和高盐度条件下浮游生物少的特点,巧妙地解决了海水水质恶化和病毒传播问题,利用淡水精养经验,配套了增氧设施,解决了水质优化问题,通过投喂配合饲料满足了对虾的营养需求,为对虾的高产高效养殖创造了必要条件。该模式仅限在有高盐度卤水和地下井水并存的汉沽地区,总面积667 hm2,平均单产18000 kg /hm2 左右。该模式自1989 年逐渐成熟,到2006 年鼎盛,而后2007 年和2008 年连续滑落,2009 年风调雨顺突然增高,略低于2006 年。2010年始断崖式下滑,至今一蹶不振。其原因是,首先,池塘环境恶化。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和养殖产量的逐年提高,池塘内赤潮现象逐渐增多,病害问题也逐渐显现。其次,水源污染严重。随着盐田汪子的对外承包养虾,造成了养殖用水仅靠放苗前的一次性进水来完成,形成了一池水养一池虾的被动局面。随着天气的变化,形成一次次的水质突变,每次又一定伴有大批的对虾死亡。其表面现象是细菌性偷死病( 对虾肝胰腺坏死症) 的肆虐,实际上是环境恶化的恶果。
高位池模式,引自泰国,其特点是“沉淀消毒、砂滤进水、池底铺膜、中央排污、强力增氧、多放苗、高投入、高产出”。该模式首先隔离了病原,四壁水泥护坡和水泥池底或塑膜铺底的结构,使得海水中的较大型病原携带者,如野生海水虾、蟹等甲壳动物不能进入对虾养殖池。严格的砂滤设施,隔离了小型的宿主生物,如丰年虫、枝角类、桡足类等,阻断了病毒通过宿主的传播,同时,过滤了过多的海水浮游植物和细菌,大大减少了有害生物对养殖对虾的胁迫,减少了病毒、病菌经水体的传播。通过池底沉淀消毒,又杀灭了病原生物。中央排污,减少了残饵、粪便对水质的污染。再通过养殖过程中饲料精细投喂,满足了对虾生长的营养需求,严格的水质监控、调控确保了水质的优良和稳定,抗病药物的泼洒拌喂,预防了疾病的发生,等等。该模式高投入、高产出,在南方沿海得到了长足发展,至今仍是南方主要养殖模式。其主要成功在于隔离了病原,控制了水质,不足是对台风和暴雨没有控制力,对苗种质量要求高。随着养殖的持续进行,该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可持续发展受到养殖制约,主要是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水域环境恶化加剧、污染的水域反过来又对生产产生影响等。
与之相对照的是,绝大多数养虾池塘在开发时,没有科学规划,起点低,没有稳定的优质水源,没有水质预处理池塘,进排水基本不分离,也没有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尾水随意排放,加之,由于水源水系复杂,水源水受工业污染严重,导致养殖区养殖用水生态恶化。因利益驱动,养殖池塘盲目加大投苗密度; 盲目加大投喂量; 滥用违禁药物;池底多年不清淤,即使清淤也是走过场,根本不彻底,导致淤泥深厚、塘堤破损、排水不畅。特别是近几年,池塘承包年限短,多为一年,加之养殖亏损,养殖者不愿或不能持续投入池塘改造。池塘所有者多为村集体,各村间矛盾多,利益纠葛大,海域、河流水系复杂,不能在流域内进行科学统筹规划。有的地方条件太差,无电、无路,无充足水源,有的池塘渗漏严重,不保水,仓促开发。如此种种,造成整体池塘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养殖条件不完善,形成恶性死循环。
2. 3 病害频发,病原多样
尽管南美白对虾较其它品种抗病力强,但仍病害频发,病原多样。
对虾病毒性主要疾病有: 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IHHNV) 病、桃拉病毒( TSV) 病、黄头病毒( YHV) 病、偷死野田村病毒( IMNV) 病、虾类虹彩病毒( CQIV) 病、肝胰腺细小病毒( HPV) 病。目前我国以前两种危害最大,2017 年有区域暴发虾类虹彩病毒( CQIV) 病,死亡率较高,潜在威胁不容小觑。
危害大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 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 EMS)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AHPND) ,都是多种细菌组合肆虐的结果。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AHPND) 是近三年虾产业的最大威胁。
虾肝肠胞虫病( EHP) 也很普遍,对虾生长慢,光吃不长,很无奈,但危害很大。
脱壳不遂病的危害也不小。
其他的如黑鳃病、红腿病、纤毛虫病等等不一而足,如预防不及时、不得力,损失也很大。
以上这些疾病的发生均是对虾种质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其对策主要从培育我国有竞争力的对虾种质企业入手,向生态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方向发展。
作者:张井增,马建军,孙志新,高哲颖,刘珊,杨超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