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启动之后,合肥市农委开展了虾稻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记者从合肥市大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截至目前,全市虾稻种养总面积已经突破20万亩。2018年,全市龙虾产业销售额预计突破60亿元。
现状虾稻种养总面积已经突破20万亩
近年来,合肥市龙虾产业的种养规模迅速扩张。截至目前,全市虾稻种养总面积已经突破20万亩,同比增长 57%。全市200亩以上规模基地500余个,千亩示范片24个,形成了长丰造甲、庐江泥河、巢湖炯炀、肥西山南四个万亩示范区。
自2002年以来,合肥市连续成功举办了17届中国·合肥龙虾节。2015年“合肥龙虾”荣获国家工商总局“原产地证明商标”,2018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拥有 “下塘龙虾”“渔知稻”等龙虾及虾稻注册商标70余个。
目前,合肥市各类龙虾大排档800余家;城区品牌龙虾餐饮店160余家,年消费龙虾达8500吨,一批合肥“龙虾大王”口碑卓越;龙虾已成为不少5星级酒店的特色美食之一。如今,在合肥,“吃龙虾、喝啤酒、谈生意、交朋友”的餐饮文化深得大众推崇。
效益今年龙虾产业销售额预计破60亿
合肥市龙虾产业发展迅速,得益于支撑体系不断健全。2018年,合肥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虾稻产业发展,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虾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超过 3000万元。近年来龙虾价格持续高位,发展虾稻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虾稻产业已成为合肥市产业扶贫的重要模式。比如,长丰县造甲乡共有516户贫困户从事虾稻共养产业,虾稻共养总面积1.5万亩,亩均增收5000元。2017年,合肥市龙虾加工出口创汇800万美元,位居全省大宗农产品首位。2018年,全市龙虾产业销售额预计突破60亿元。
潜力产量、品牌影响力均有提升空间
调研组指出,近年来,合肥市虾稻产业发展迅速、前景可观,但依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还有不少地方有潜力可以挖掘。比如,目前龙虾产业配套体系不够完整。
部分种养基地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村机耕道路建设不足、供电设施陈旧老化,亟须提升改造;鲜虾收购集中定点市场较少,多为小商小贩田间地头收购,价格不稳定。同时,因本地没有专门龙虾种苗培育场,新建龙虾基地苗种仍需从外地引进,增加了生产成本。
除了龙虾养殖技术亟需提升,目前的种养模式多为虾稻轮作“一稻一虾”,少有 “一稻二虾”“一稻三虾”模式,合肥市的龙虾产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除了销售及深加工体系亟须建立,合肥市的龙虾品牌影响力还需深耕挖潜。
建议
鼓励“龙虾大王”建立专属产品直供基地
为此,合肥市农委建议,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对虾稻田块进行标准化改造;建设集生产、科研、教学、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标准示范园;组织制定和推广“虾稻共作”标准化技术规程,加快实现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提高亩均产出和效益。
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鼓励和引导“龙虾大王”餐饮企业通过直接控股、资金入股、订单销售等方式,建立专属产品直供基地;鼓励小龙虾网店及各种线上平台发展;改造或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甲壳素等高端产品,增加产业附加值。
合肥市农委还建议,积极推进“合肥虾稻”区域公共品牌注册;鼓励和引导在“龙虾大王”门店开设专柜,提高虾稻产品的美誉度;鼓励和引导各类虾稻产业主体,打造全产业链的虾稻产业发展共同体。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