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的暑假去哪了?他们是在忙碌了一学期后享受难得的休息时间,还是继续在实验室做实验、集中精力埋头科研?
在上海海洋大学,有一支教授博士服务团,每年暑假的时间早就被预订了——到田间开课!
这支由教授、副教授、研究生等组成的队伍,顶着盛夏烈日、走在田间和江河湖海上,把农民和养殖户最渴望获得的养殖知识和技术通过“公开课”和“一对一”的指导,及时传递给他们。
据悉,今年是这支教授博士服务团第15年开启“行走的课堂”,整个团队分成了八个小队,足迹遍布上海、浙江、江苏、云南、广东、福建等地。
“专家来给我们实地诊断,这下心里就有底了”
“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来给我们实地诊断,这下心里就有底了,知道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广东汕头莲美村渔区的一名养殖户一边听着讲解,一边露出了笑容。
广东汕头是我国南美白对虾和牛蛙等养殖品种的重要基地,有着与众不同的养殖模式。针对这些品种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调控、病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服务团带来了科学的养殖技术。
七月的广东,天气十分炎热。在养殖基地,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们仔细查看了基地的种苗、水温、光照等情况,并详细询问养殖户的管理情况。经过对五六个养殖基地的观察分析以及和农户的交谈了解,专家查明了“病因”,并开出了“药方”。
“面对养殖会,我们必须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具体情况。”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胡鲲介绍,到田间开课不比课堂,除了要向农户传授科学的养殖知识和技术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
在上海奉贤,随着“退渔还水”政策的提出,也有一群水产养殖户在等待着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服务团的现场开讲。“国家出台了新的环保政策,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但我们很多养殖户不知道该怎么做。”针对这一情况,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戴习林作为上海市对虾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结合奉贤当地的实际情况,就一些新技术和新品种提出了相应建议。他还特别就养殖模式、苗种质量、养殖水处理和病害防治方面,与养殖户进行了交流。
“结对子+蹲点”,努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将科技成果服务社会,这是上海海洋大学办学的传统。教授博士服务团每年暑假下乡,而今已经坚持了15年,且这些年每年志愿加入这一团队的人数都在增加。长三角、珠三角、云南、新疆、宁夏、辽宁……这支服务团目前已逐步实现长效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而服务范围也已从最初的水产养殖技术延伸到食品安全和渔业经营管理。
位于陕西省中北部的黄龙县,是一个靠传统农业安身立命的小城。270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只住了5万多人。由于交通不便、工业薄弱,外来人口和商业开发极少。当地的水土几乎“零污染”。2012年11月,通过上海市委组织部“牵线搭桥”,上海海洋大学开始把大闸蟹养殖项目推介到了黄龙。
此后,上海海洋大学和黄龙县签署了发展大闸蟹养殖项目的水产养殖科技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学校在蟹苗供应、技术支持和项目扶持等方面提供专家支援和技术服务,并逐步将黄龙县发展为其校外大闸蟹养殖的教学实验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
“我们和当地‘结对子’,校地之间加强合作。我每年暑假都会和研究生一起到黄龙蹲点,就水草养护、投饵喂料等细节给出建议,不断提升那儿大闸蟹的品质。”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成永旭表示,服务团科技下乡,不仅要把知识变成钱,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要努力为当地培养人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专业队伍。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