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岸村民在取蚝肉。
一箱箱打好包装的鲜蚝准备销往外地。
记者日前从惠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该县正进行赤岸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相关工作。据了解,目前申报的前期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如果申报成功,将填补该县地理标志产品领域的空白。
申报成功将大大增加产品附加值
据介绍,今年1月,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丘瑞清率调研组到惠东现场调研指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实地考察了赤岸蚝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了解了赤岸蚝的历史渊源、品质特点、生产销售及经济效益等情况,并对赤岸蚝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出了指导意见。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有关要求,并经省质监局批复同意,今年5月,该县成立了“赤岸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由县质监局负责申报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此后,该县下发《惠东县“赤岸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实施方案》。
“我们计划与北京一家机构合作,推进申报工作。”惠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廖冠坚介绍说,近段时间主要工作包括组织专家考查、论证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地范围、绘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行政区域图。同时,收集赤岸蚝产区地理环境特征(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水质特点等)、产品历史渊源、产品的质量特色及与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关系、产品目前产量、产值及销售情况、产品的知名度及各种荣誉等相关材料。
“地理标志产品受知识产权保护,如果申报成功,将大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廖冠坚说,除赤岸蚝外,惠东还有许多特优产品,包括高潭巴戟酒、高潭明姜、惠东山茶、多祝腊味以及梁化梅菜等,但在地理标志产品方面仍为零。“预计赤岸蚝成功申报后,全县有更多的地理标志产品成功申报。”廖冠坚说,赤岸蚝申报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如果进展顺利,有望明年上半年申报成功。
2013年至今赤岸蚝抽检全部合格
“国家级赤岸蚝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13年底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于次年启动建设。”惠东县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启动后,按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该局积极组织项目承担单位推动示范区建设,对项目前期调研、标准综合体规划、标准的制订与实施等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和协调。
据了解,为有效推动项目建设,示范区严格实行“五个统一”标准化生产管理,即统一蚝苗供应、统一生产操作规范、统一水质监测管理、统一蚝田管理和统一收获管理。同时,承担单位惠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还建立了质量控制制度,包括日常水质监测管理、生产操作技术的管理等,定期测定盐度、PH值、水温、氨氮、透明度、溶解氧、浮游生物种类与数量,记录蚝的生长情况、肥满度、病害情况、估计成活率等。积极与上级监测单位沟通联系,加强赤岸蚝专项监督抽查工作。据介绍,从2013年至今,共抽检了近百个赤岸蚝样品,经东莞市渔业质量监督检验站、广东省绿色产品认证检测中心对贝类毒素、沙门氏菌等细菌和多氯联苯、铅、镉等10项指标的检测,样品所有指标全部合格。
一箱箱打好包装的鲜蚝准备销往外地。
铁涌养蚝历史超200年
铁涌赤岸渔民生于大海、长于大海,丰富的海洋资源滋养着这里的渔民。据考究,古代赤岸渔民主要靠出海谋生,并在“讨海”中常常采收到野生蚝。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有海丰人发现这里是养蚝的理想之地,便到这里经营养蚝营生。久而久之,当地人便学到了养蚝的方法。这样算起来,铁涌养蚝已有200多年历史。
“原始的养蚝方法比较简单和粗放,产量也比较低。”赤岸村党支部书记方容祥介绍,村民初期养蚝一般把捡到的野生蚝放到就近海边的石头丛中,然后任其生长和繁殖,其实还是属于野生状态。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开始引进接近野生的吊养办法,不仅保证了蚝的品质,而且使产量大大增加,亩产比传统放养办法增加约50倍。
赤岸村八成农户养蚝
“先生您好!要吃鲜蚝吗?”“肯定要,我们是专门来吃蚝的!”在铁涌镇一家酒店,一位食客对当地蚝很青睐。据该酒店老板介绍,如今,特别是每到深秋铁涌蚝的收获旺季,当地人便用鲜蚝涮火锅,味道鲜美,吸引了惠州市区和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游客纷纷前来品尝,各家食肆和酒店的蚝都卖得很火。许多外地商贩还慕名到铁涌镇收购鲜蚝,运到深圳、东莞、广州等地销售。铁涌蚝进入酒店、宾馆,成为这些酒店、宾馆吸引消费者的一道招牌菜。
随着赤岸蚝知名度越来越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好,赤岸村养蚝的人也越来越多。“全村480多户人,养蚝的就占了八成。”赤岸村委会主任方新平说,火红的养蚝业直接刺激了村里以蚝为主打菜的农庄发展。目前,当地共有农庄8家,生意极好,特别是到了周末,每天来吃蚝的客人就有300台以上,其中一家2011年才开业的农庄专做熟客生意,高峰时每天要接待客人约100台。许多村民通过养蚝逐渐过上了好日子,纷纷建起了“豪(蚝)楼”,买上了“豪(蚝)车”。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