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桂建芳院士团队培育出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该品种生长优势明显,抗病性高,有望3年内覆盖我国所有鲫鱼养殖区域。
桂建芳团队长期致力于银鲫育种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起,连续培育出“中科3号”等优良品种,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养殖,全国鲫鱼产量从1983年的4.8万吨增至2016年的300万吨。其中,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目前最主要的鲫鱼养殖品种,占鲫鱼主养区的70%左右。该品种生长快,体型、体色好而广受市场欢迎。但近年来,因其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出血病、孢子虫病、大红鳃等爆发频繁,且养殖成本不断上升。
桂建芳院士介绍,2014年至2017年,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湖北黄石、江苏南京等地开展生产性对比实验和中间试验。养殖结果表明,与其他品种相比,一龄异育银鲫“中科5号”生长优势明显,生长快20%以上;抗病性更高,成活率高20%以上;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减缓对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压力。目前,该所正与多家企业合作,大规模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苗,争取在未来3年推广至我国所有鲫鱼养殖区域,实现品种更新。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