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农业部、国家食药监总局联合签发《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意味着自1990年起饱受争议、历经政策波动的河鲀“禁食令”,终于在26年之后有条件地放开了。在河鲀市场有条件放开之际,梳理河鲀养殖产业发展变动情况有助于有关各方及时掌握产业动态,特撰写此报告,供参考。
一、中国河鲀养殖产业的产量变动情况
河鲀养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规模化养殖。《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03年开始有统计河鲀养殖产量,该年养殖产量为10141吨,约占海水鱼养殖总量的2%。之后,随着养殖科技的不断进步,养殖产量在震荡中逐步提高,至2016年,河鲀养殖产量已达到23341吨,占海水鱼养殖总量的1.7%。图1显示了自有数据统计开始,我国河鲀养殖业的产量波动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河鲀养殖产量曾经经历了扩展→收缩→再扩展→再收缩→再扩展的周期性波动发展历程。2006年河鲀养殖产量达到1.97万吨的高峰,2003-2006年年均增长率为25%。2007年下降至1.5万吨,之后曾于2009年上升到1.9万吨的小高峰,但于2011年下降至11632吨,随后每年递增。总体看,2016年产量比2003年产量增长了130%,年均增长率为6.6%。
该产业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众多,既有养殖科技进步对产量增长的推动因素,也有自然、政策等对产业的影响。资料表明,2007年河鲀养殖产量下滑至第一次低谷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第一,中国自加入WTO以来,水产品出口贸易得到发展,同时也受到限制,如日本对于水产品的监测日趋严格,于2006年颁布“肯定列表制度”,导致很多中国水产品无法出口;第二,2006年国家有条件放开扬中、江阴和启东三地食用河鲀,首次对经营单位和培训人员及养殖品种进行严格控制,关闭部分非法养殖单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07年河鲀养殖产量的变动。
2009年河鲀养殖产量达到1.9万吨的小高峰后开始下降,于2011年出现第二次低谷期。2012年开始,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河鲀养殖产量逐年增加,并于2015年首次突破2.3万吨,而2016年产量较2015年几乎持平,仅略有下降。
二、中国河鲀养殖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
河鲀多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进入淡水江河中。中国的河鲀资源丰富,沿海产约54种。中国养殖河鲀种类最多的是暗纹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其次是菊黄东方鲀、双斑东方鲀、黄鳍东方鲀,还有少部分红鳍东方鲀与菊黄东方鲀的杂交种、红鳍东方鲀与双斑东方鲀的杂交种、黄鳍东方鲀与菊黄东方鲀的杂交种以及黄鳍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的杂交种。其中,红鳍东方鲀是个体最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之一。
资料显示,南方养殖品种主要是暗纹东方鲀以及菊黄东方鲀和双斑东方鲀,其中暗纹东方鲀主要在江苏、广东和福建养殖,菊黄东方鲀和双斑东方鲀的养殖区域主要在福建;而北方地区主要养殖红鳍东方鲀。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7)》,2016年河鲀的养殖总量为23341吨,占总海水鱼养殖产量的5%,主要分布在福建(37%)、广东(19%)、山东(19%)等地。
根据文献梳理及笔者团队实地调研、电话访谈及其他网络调查情况,2017年中国主要养殖的河鲀种类分布情况如表1。
三、中国河鲀养殖业的生产者结构
一条河鲀背后隐藏的是一支庞大的产业链。调查表明,从事河鲀产业的不仅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企业,还有一些小型养殖生产者,以及从事流通、加工、贸易的企业和从业人员等。
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团队的调研结果及相关文献表明,不同地区河鲀养殖的生产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分布情况如表2。
四、中国河鲀养殖成本构成总体情况
经过调研不同地区6家养殖单位的情况(2017年8月),得到养殖成本构成情况(表3)。
表3显示,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其养殖成本构成情况略有差异,但饲料费用都是河鲀养殖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如4个省份中,饲料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34.79%、72.90%、90.04%和55.19%。其中辽宁河鲀养殖成本中,饲料费用超过90%,原因主要在于其养殖规模大,固定成本及其他可变成本分摊少,且养殖河鲀所用饲料主要为玉筋鱼,成本较高。
五、中国河鲀养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养殖技术方面
(1)缺乏专门的配合饲料与疾病防控技术。根据调研情况,河鲀养殖生产者认为中国的河鲀养殖已相对成熟,目前养殖的河鲀已经达到无毒级别,但是尚缺乏专门供河鲀食用的配合饲料。此外,养殖过程中河鲀越冬及病害问题是目前影响河鲀成活率的主要方面。可能的原因有:①养殖河鲀越冬需进行转移。东方鲀是近海肉食性鱼类,性凶残贪食、板齿坚强、噬断力强,如遇外界的刺激,会即刻做出应激反应,捕捞时相互接触,密度过大,彼此互相攻击,造成外伤;②养殖河鲀需保证温度适宜、稳定,否则温度过高会引起纤毛虫寄生,过低则会引起小瓜虫寄生等。
(2)河鲀深加工技术有待提高。目前除了传统烹饪之外,河鲀的深加工及其河鲀毒素的药用价值等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而形成系统的工业加工。
2.水质管理方面
(1)河鲀养殖对水质要求极高,水环境变化可惊动河鲀,使其呕吐,要保证养殖的河鲀质量,需加强水质管理。根据实地调研结果,一方面,目前海水养殖品种多样,养殖密度高,造成海水水质下降等问题;另一方面,河鲀池塘养殖需用到地下水,而目前国内地下水面临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2)河鲀种质退化问题。部分企业河鲀亲鱼长期使用,加上水质下降、品种杂交等原因,使种质资源退化,直接使河鲀养殖周期变长,导致养殖成本增加。
3.规制监督方面
河鲀含毒的特性,使其食品安全问题被广泛关注。调研发现,尽管当前部分企业有自己的餐饮店和直营店,也有企业实施品牌连锁经营,这些企业可以从养殖、加工、流通到餐饮实现全链条控制,无缝衔接和溯源,能确保河鲀的食用安全,但河鲀市场仍然存在一定风险。若缺乏对河鲀市场的全程质量管理,不但影响消费者食用安全,也会对后期扩大河鲀国内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河鲀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市场营销方面
(1)消费者对河鲀定义模糊。河鲀市场“有条件”放开,国内市场仍然需要长时间进行开拓。尚需加大河鲀文化传承及产品的宣传力度。
(2)国际市场需拓展。河鲀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硬骨鱼类,但目前全球只有日韩两国及中国对河鲀市场有条件放开,而日本消费者对水产品市场的需求逐渐减少,要促进河鲀出口贸易,需宣传河鲀控毒养殖现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5.开禁品种方面
我国沿海常见的河鲀有40余种,此次解禁的主要是已经完全成熟的、经过20多年经验积累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两个品种,并且对于企业、产品都设置了安全门槛。但是据相关文献及调研情况,福建等地养殖的河鲀以双斑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为主,消费市场广,且占中国河鲀养殖产量的1/3左右,要促进中国河鲀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对双斑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的养殖环境、技术条件、养殖规模、加工企业等各方面检查监督,进一步放开此两种河鲀的养殖。
六、中国河鲀养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加强市场监管,切实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此次《通知》要求河鲀养殖需进行鱼源基地备案,严格把控河鲀养殖源头安全,严格审核河鲀加工环节,严格保证流入市场的河鲀安全健康,相关部门和养殖企业也应按照《通知》要求严格规范养殖。建立一套完整的从养殖到食用的安全监管措施,农业部、卫生部两部门联合起来深化研究、分工合作共同管理好这一产业。显然,制度已经日趋完善,关键是切实执行。借鉴日本河鲀管理制度,建议严格监管河鲀流通领域的最末端(比如日本政府强调,料理河鲀的餐馆必须有合法的营业执照,且配备有专门的河鲀厨师)。与此同时,许多消费者有猎奇消费之偏好,对于河鲀这一特殊消费品,即便是有条件放开市场,也必须引导消费者梳理正确的消费观念,从自身做起,遵纪守法,严防因非法食用河鲀而造成恶性事件。
2.充分发挥渔业协会作用
在创造条件,促进国内市场有条件地开放过程中,河豚鱼协会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进一步发挥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的功能。一是加强协会在协调各地区、各品种、各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方面的作用,促进信息交流,加强在重大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二是强化行业自律功能,处罚违规企业。三是强化培训示范功能。即加强协会在推广引进、安全及时示范方面的沟通。四是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如制订行业标准,为河鲀养殖生产者统一提供标准化鱼苗、饲料、养殖设施设备等生产饲料,或通过信息发布和行业自律监管,推进生产资料及产品供给标准化。五是强化行业风险管理,并在出现危及产业稳定发展的事件时,及时进行危机公关,维护产业形象。
3.产销专门配送,建立可追溯档案电子信息监管平台
河鲀的消费应管理定位于酒店和超市,由卫生、工商等部门定期对河鲀的销售单位进行严格的检查。对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督可借鉴日本河鲀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系统和严格的培训教育与管理;同时运用食品安全溯源技术,建立河鲀从养殖到餐饮环节的点对点对接机制,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
4.弘扬河鲀产业文化,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文化的引领与支撑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河鲀产业也不例外。河鲀养殖经营企业、协会及相关部门,不仅需要向社会广泛宣传从鱼苗、饲料、用药、设施、加工、流通等方面的河鲀安全食用知识,实现放心消费,而且需要继续传承悠久的中华河鲀文化,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创新和发扬。在这方面,一些龙头企业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总体看仍任重道远。
5.深入研究不同区域适养种类与模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发展
我国河鲀分布广泛,不同区域养殖环境不同,生产模式各异,经营管理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比如,加强对双斑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的养殖环境、技术条件、养殖规模、加工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起可标准化的、有利于产业监管和市场消费的技术体系,将有利于促进其产业发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