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的鱼类学家和生态学家刘建康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6日晚不幸逝世,享年100岁。
他出生书香门第,烽火岁月艰苦求学;他辗转留洋,学成投身科学报国;他是中国淡水生态学的开拓者,载誉无数;他也是谦和朴实,慈父般的教育者,桃李天下。他总结出的治学格言:“重视科学实验,着眼社会实践;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是他科学人生的生动写照。他的百年人生,生动诠释了科学报国的拳拳之心和大师风范。
据了解,目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灵堂已经布置完毕,以供吊唁。刘建康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于11月12日上午8:30在武昌殡仪馆天元厅举行。请参加告别仪式的亲朋好友和师生于上午7:30在水生所乘车或自行前往。
享誉世界
全球首揭鳝鱼先雌后雄
1917年9月刘建康生于江苏吴江,193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47年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1月中科院设立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建康被聘为研究员,1954年随所迁至武汉,先后任水生所鱼类学组组长、所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刘建康在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工作,为改善生活,他将一批大鳝鱼投进池中人工养殖。不想,养了两年,池中的鳝鱼都没有生殖。极具钻研精神的刘建康将这些大鳝鱼杀掉一看,发现全为雄性。他又从市场上买了数百条小鳝鱼,宰杀后发现:小鳝鱼全是雌的。通过研究,他得出结论:鳝鱼刚生下时全是雌的,长大以后,就逐渐变成雄性了。他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受到了国际动物学界的高度关注。
科学报国
彻底解决中国人吃鱼难
从事科研工作一生,刘建康一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随老一辈科学家怀着科学救国的信念,为保存中国科学火种辗转搬迁;在留洋求学后,他毅然选择回来报效祖国,把研究方向从鱼类实验生物学转向鱼类养殖学和生态学研究,积极推动池塘养殖和大水面养殖技术的发展并多方呼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数亿中国人吃鱼难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刘建康负责编撰了我国第一部淡水鱼类生态学专著《长江鱼类》,用40万字记录了200多种鱼类生长习性,为日后论证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对鱼类生态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深爱武汉
揭开东湖水华消失之谜
在东湖之滨生活了60多年,刘建康对东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生前接受湖北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他刚定居东湖之滨时,东湖湖水清澈,湖里的黄丝草茂密得像水下森林。随后的年代里,随着湖区人口增加和工农业发展,东湖的水文、水质条件恶化,昔日茂密的水草消失殆尽。对此,刘建康忧心如焚。
1980年前后,每到夏季,东湖湖面水华爆发,恶臭难闻。然而,自1985年后,东湖的水华现象竟神秘地消失了。刘建康和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揭开了东湖水华消失之谜:鲢鳙吃掉了导致水华发生的藻类,改善了水质。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滇池、巢湖水污染治理中得以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刘建康的岳父伍献文院士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也是刘建康的导师。伍献文院士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去世前也一直在武汉工作。翁婿双院士也成为武汉水生所乃至中国科研界的一段佳话。
95岁还每天泡在研究室
学生:刘院士是年轻科学家的精神明灯
刘建康不仅自己做出了改写教科书的重大发现,还带领团队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无私地把科学灵感分享给同事、晚辈。受他直接指导、推荐、使用的一大批科研骨干和学生,成长为我国水生生物学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不论是学生还是同事都亲切地称呼刘院士为“刘先生”。
水生所研究员谢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跟随刘院士攻读博士后。谈及这位恩师,谢平形容他是“伟大的、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也是慈父般的恩师”。谢平告诉记者,他在跟随刘建康院士学习的时候,刘院士当时已经70多岁了:“还记得我们在东湖边做实验,每天一大早,刘先生就会来到实验室检查。有一次,他观察淡水鱼忘了神,还差点掉到东湖里。直到90多岁,他依然奋战在工作第一线,不仅熟练操作电脑写论文,95岁时还每天坚持去研究室,让我们所有的学生无不敬佩。”
刘建康生前的另一位学生,水生所研究员蔡庆华说,刘先生不仅是享誉国际的科学家,也是我们敬爱的伟大导师。在坚持科研道德、学界规范的同时,他老人家总能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谢平表示,刘建康院士“是严师,也像慈父”:“他对每个学生都非常好,他在学术上的严谨都是通过言传身教体现。我们的论文,不管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只要请教刘先生,他都会一字一句认真修改,让学生们很感动。”
谢平回忆说,两个月前,刘建康百岁生日,很多学生都一同前去探望。对于刘院士的去世,谢平惋惜地说,刘先生的去世,是科学界的一大损失。“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在追求名利,但是刘先生心里一直关注民生,关注国人的粮食、环境等问题,而把自己的名利抛在脑后。他是我们这些年轻科研人员的精神明灯。”
学识渊博不乏幽默
趣事:穿的文化衫印着“我要活得更精神”,回头率高
张晓良退休前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当时负责外宣的他,采写过大量刘建康院士的事迹,还曾参与过刘建康传记的写作工作,并受刘建康邀请,撰写了《碧水丹心:刘建康传》的篇序。
虽然并非科研人员,但是在平时工作的接触中,张晓良也被刘建康院士的科研精神深深打动。他告诉记者,刘先生是一位对工作非常认真的人:“2001年初,刘先生叫我到他办公室去,告诉我说,水生所学者以武汉东湖为基地,总结出利用滤食性鱼类直接控制蓝藻水华的生物操纵方式,同时也揭开了武汉东湖连续15年的蓝藻水华消失之谜,提出要在新闻媒体进行报道,以引起更为广泛的重视。我很快写出了稿件,对此,刘先生召集专家一起反复修改补充后定稿,消息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
刘先生也是一位对同事热心、对家人关心的人。张晓良说刘院士的小女儿伍欣星老师曾告诉他:“印象最深的是老爸每个星期六用自行车一前一后把我和小哥从幼儿园接回家,星期一早上又以同样的方式把我和小哥送回幼儿园;节假日老爸总是骑着自行车上街采购,常常是两个把手上挂两个旅行袋满载而归。”
虽然刘院士从事严谨的科研工作,但他也是一位风趣幽默的人。张晓良回忆说,1984年,刘院士看到某报刊登一则消息,说有些鳝鱼是蛇变的,不能吃,便立刻提笔写了一篇科普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介绍鱼类和爬行类的常识,否定了蛇会变鳝鱼的说法,并风趣地署了一个笔名“佘飞善”,即“蛇非鳝”的谐音。张晓良还说了一件趣事:“1998年的一天,刘先生穿一件白色长袖翻领文化衫,背上印有‘我要活得更精神’字样,那天刘先生的回头率可高了。”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产人物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