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7月29日上午召开的“2017中国小龙虾产业大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发展处处长朱泽闻
上述说法来自《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其指出, 2007年至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由26.55万吨增加到85.23万吨,增长了221%;全国养殖面积超过900万亩。2016年,我国小龙虾总产量为89.91万吨(含捕捞产量),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
概述
小龙虾界 第三产业成为主要驱动力
夏天的宵夜档或许是小龙虾出场率最高的地方,从北京簋街的“麻小”,到广东夜市摊的十三香小龙虾,从成都的“冒虾馆”,到合肥的小龙虾一条街,全国各地,都可以窥到小龙虾的在餐饮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事实上,小龙虾也的确是典型的以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产业。《报告》显示,2016年小龙虾的经济总产值高达1466.10亿,其中,以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产值564.10亿、以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102亿、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800亿,分别占其经济总产值的38.48%、6.96%和54.57%。
这一数据在小龙虾的整个产业链中也有所反应,在第三产业中,小龙虾只是基础,其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节庆文化、休闲体验等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根据统计,2016年小龙虾产值564.10亿元,经济总产值1466.10亿,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500万人。
其第三产业的驱动力也同时体现在餐桌上。《报告》显示,小龙虾餐饮受到国内消费者,特别是青年一代消费者的青睐,消费群体扩大、时间延长、品种增加,餐饮消费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中国小龙虾供需平衡表分析,2016年小龙虾生产量89.91万吨、消费量87.93万吨,较2014年分别增长30.36%、32.47%。
朱泽闻讲解《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
布局
五大省养殖产量超9成 湖北占60%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而此次《报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据查,小龙虾主要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安徽、江苏、湖南、江西等5个主产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左右。湖北省养殖规模最大,2016年养殖面积487万亩、产量48.9万吨,占全国近6成。
而养殖方式中,又属稻虾连作的养殖面积最大,约占小龙虾养殖面积的七成,其次是池塘养殖。稻虾连作是通过构建稻虾连作和共作系统,实现水稻单产为500~600公斤,增产5%~18%,且每亩节本30~50元;小龙虾单产为50~100公斤/亩,亩均综合效益提升258%。
池塘养殖主要有小龙虾单养、蟹虾混养等模式,通过实施池底开挖环沟、水草栽培与养护、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疾病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构建了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小龙虾单养每亩可产小龙虾150~300公斤,每亩效益在3000元左右;蟹虾混养每亩可增加小龙虾产量40~60公斤,新增纯收入800~1000元。另外,近年来,池塘菜-虾综合种养、莲藕或茭白种植池塘套养小龙虾等新模式也不断发展。
拓展
全国小龙虾加工企业近百家产量90万吨
据了解,我国小龙虾的加工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等省捕捞野生小龙虾加工成冻熟虾仁、带壳整虾、冻熟凤尾虾等几大类产品出口至欧美地区,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近年来,小龙虾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取得显著进展,形成了甲壳素、壳聚糖、几丁聚糖胶囊、几丁聚糖、水溶性几丁聚糖、羧甲基几丁聚糖、甲壳低聚糖等系列产品,产品出口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欧洲的氨基葡萄糖硫酸钾盐90%来自于我国江苏省。据不完全统计,仅湖北和江苏两省相关龙头企业,甲壳素及衍生产品的年产值已超过25亿元。
2016年,全国小龙虾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近100家,年加工能力在90万吨左右。
与此同时,小龙虾的产业拓展还表现为市场交易活跃、餐饮发展迅猛及节庆文化的出现。业内人士认为,小龙虾餐饮文化的红火,直接带动了产业发展。
困难
养殖技术和疾病风险等均需关注
虽然小龙虾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其产业依然面临着种业体系需提高、养殖技术要优化等一系列问题。
“先从种业说起,我们调查发现,小龙虾种业体系建设滞后于养殖发展需求,苗种繁殖主要依靠养殖者自繁自育,苗种质量不稳定,捕捞、运输、放养后的成活率较低等问题突出,病害时常发生,影响了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的提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发展处处长朱泽闻表示。
其次,小龙虾还存在养殖技术性能的稳定性和养殖模式效益水平地区间差别较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朱泽闻解释说,目前全国各类小龙虾养殖模式的相关技术参数都需要进一步量化,养殖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也有待提高,且相关配套饲料亟待研发,精细化、可控化的健康养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此,《报告》也给出了相应建议,包括生态健康养殖、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等。
《报告》指出,加强健康养殖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示范推广和应用“稻虾共作”等生态养殖模式,合理推广虾蟹混养、温棚养虾等技术,稳步扩大小龙虾生产规模。同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禁使用农药、化肥以及禁用药品,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完善疫病应急方案,加快病害防治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
至于种业方面,《报告》建议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企业引进人才、先进技术、仪器设备,联合科研院校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快提升良种自主研发和供给能力。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