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改,改之须有理
一个新的池塘,底部的组成是:硅酸盐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和磷酸盐类矿物。其中硅酸盐类矿物占岩浆岩重量的80%以上。有机物质含量在刚刚建的新塘是非常低的,一般也就在1~5%左右。
不同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和生物化学特性不同的土质会有不同。
随之养殖池塘的养殖时间的延续,底部会自然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是:底部有机质含量比例升高。
有机质是底泥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是底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原始底泥形成的主要标志。
好的池塘底部有机质一般要占底泥固相总重量的10%左右,否则底泥就是砂质土了。养殖池塘底泥过多的有机质积累主要来源于饲料残饵、鱼虾粪便和藻、微生物的残体。
这些底泥的有机质积累物主要有两类:
1:非腐殖物质(蛋白质、糖类、树脂、有机酸)
2:腐殖质(腐殖酸、富里酸、腐黑酸等)。
这些底泥的有机质积累物会改变了底部原始的理化性质,随着这些底泥的有机质积累物积累的越来越多,将会对池塘的水质、底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所谓的底改,就是改进这些底泥的有机质积累越来越多的现况而不是其他,这一点一定要明确的。
去年还是前年?我们在我们群友台山广海拿回来的底部淤泥,600度高温处理后的灰分不到45%。表明什么?表明这些底泥的有机质含量大大高于10%,已经超过65%了。大家看看:就是下面这块底泥。
底泥的有机质高了会怎么样?
一)底泥的有机质功能:
底泥的有机质对底泥的酸碱有缓冲作用。
底泥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等弱酸及其盐类,构成一个良好的缓冲体系,对酸碱具有缓冲作用。所以一般底泥不会动不动的反酸。
Na2CO3 + 2HCl→2NaCl + H2CO3
H2CO3 + Ca(OH)2→CaCO3 + 2H2O
底泥有机质的数量和盐基代换量越大,底泥的缓冲性能就越强。在代换量相等的条件下,盐基饱和度愈高,底泥对酸的缓冲能力愈大;反之,盐基饱和度愈低,底泥对碱的缓冲能力愈大。
一般底泥缓冲能力:腐殖质土﹥粘土﹥砂土
所以有适当量有机物的底部是一个好池所必须的,没有有机质的新池比较难养原因就在这里。像我们广东的台山许多区域就必须注意:清淤不要太过分,适当保留一点点淤泥。
二)有机质对底泥的影响:
底泥含有过度的有机质会影响底泥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底泥中主要的氧化剂:
水体带进去溶解氧的游离O2、少量的NO3-、和高价的金属离子(塘生态、底康)等。
所以:这也是我们提倡:平时对底部的维护就是撒增氧剂的理论依据。
2 、底泥中主要的还原物质:
底泥中有机质厌氧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以及低价金属离子都是还有性物质。有机质太多的底部,无可置疑:肯定只能够发生厌氧分解,看看下面这个表,这个过程产生的还原性物质的害处不需要讲,大家都非常清楚。
(要是谁对上面的字母感到表达不清楚的就让小杜按这个表用中文再写一次,没办法啦,这个问题是他挑起了要说的。)
所以底泥的有机质积累物会改变了底部原始的理化性质,随着这些底泥的有机质积累物积累的越来越多,将会对池塘的水质、底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具体表现在:
底泥的还原性升高了,也就是说:底泥中有机质厌氧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以及低价金属离子会越来越多了。及时清理或者打断有机质厌氧条件下的分解,就是我们底改的重点理论依据也是底改的目标。根据这个依据:我们撒薄荷、中草药底改、解毒底改可以不?你想想?
由于底泥中氧化、还原物质组成非常复杂,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底泥的判断我们不需要做那么多的分析,就是以测量的底泥氧化还原电位来衡量底泥的氧化还原性,作为一个总的评价就可以了。还原性越高,表明底泥中有机质厌氧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以及低价金属离子越多了。怎么样提高底泥的氧化性?上面已经说过:要提高底泥的氧化性就是增加底泥中主要的氧,也就是:加强水体带进去溶解氧的游离O2和高价的金属离子(底康、塘生态就是高价的金属离子)。
三) 有机质对水体常量元素的影响
底泥中的各种有机物,如动植物残体、腐殖质及矿物颗粒的包裹层等。这些有机物自身具有较大鳌合金属粒子的能力,又能以有机膜的形式附着在矿物颗粒表面,改变了矿物颗粒的表面性质。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同时减少了水体中对虾需要常量元素(比如钙鎂等等)。所以为什么土池养殖的补常量元素的要求比铺膜池高?原理就在这里。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提高水体的氧化性,会使部分有机物分子会发生降解作用,导致部分常量元素的溶出。
如何对付目前有机质日益严重的问题?
如何对付目前有机质日益严重的问题其实也就是说:如何改底的问题了。
清淤、晒塘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就是我们任何底改的最好参考。
这里就不要提最有有效果的清淤、铺膜了,这些我们朋友们是非常非常清楚,关键是不是能够做到。在淡水区域,一年要养冬虾等等其他的,不是不知道清淤的重要性,是没有时间清淤。铺膜就不要提了,铺膜的好处我懂,不需要你唠叨。就一句话:清淤和铺膜就是减少了底部有机质的含量。
咱们就说说和养殖过程中的晒塘。晒塘就是通过温度、紫外线、氧气等等理化因子,使底泥比较彻底氧化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晒塘前最好适当使用一些矿物质比如含钙的石灰等等,使一些有机质形成前面说的非离子型有机质。非离子型有机质很难吸附于矿物质表面,亦难溶于水,所以很难加入到氮循环了。这就是我们为底泥减肥的原理。
一旦有机质分解后形成的Cl-、NO3-、NO2-等,就不能形成难溶盐,也很少被底泥吸附,所以必须在有机质的时候就进行这个反应。
而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就不可能晒塘了,所以就不要考虑能够有太阳热能和大气的氧的帮忙了。只能够采取化学能去完成化学改性作用,来完成晒塘所要达到的相同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是以离子或基团通过从自由水向底泥的亚表面层扩散,当底泥表面层有相应的高价离子,有机质离子或基团以表面反应或进入双电层的扩散层的方式为底泥表面的阳离子螯合或者其他反应,这就完成了底部改良的整个过程。但是这个反应是很明确:是以当量比进行的。也就是说:需要完全清理多少有机质就需要相应当量的底改才能够完成。不过我们也不需要完全清理同时也没有那个经济能力完全清理底泥的有机质。
用洪荒之力底改,怎么判断底部是否有改善?
这几天连续有几个频频改底的朋友,在对虾出现异常的时候,却才发现问题频频就是出现在底部。发现的问题是:尽管频频改底,但是在对虾出现异常后却发现:底部是有臭腥味,底泥是滑的。导致:本来认为频频改底,认为最为放心的底部反而成了致病因素。
所以在进行改底的工作后,朋友们应该及时的观察:底部的不良状况到底改善没有?以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
为此把昨天晚上的群讨论总结如下:
怎么观察底部是否改良了?观察指标主要是:
一、通过池塘水质监测数据判断,是底部是否改良最为准确和能够提前发现的依据
1、最为直接的判断方法是:观察池塘的耗氧量是否降低了。
耗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需要的氧量(测定方法是:将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折算为氧表示:mg/L)。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主要是有机物,因此耗氧量能间接反映水受有机污染的程度,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总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底改后池塘的耗氧量没有降低,表明池塘的污染状况没有改善。
这是观察底改工作后,底部是否改良的一个例子:
在撒底康后,对比一下使用前后同时间段的溶解氧(需要考虑气候因素)的值,从而判断了底部的耗氧量比昨天同时间段低,表明池塘的耗氧量降低了。这样可以判断:底部有所改善!
2、观察底部和水上层水温
底部温度不能够超过水上层的水温,一旦超过就有可能是底部产热量大了,也就是说底部的微生物代谢太活跃了。不过这个指标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指导性比如溶解氧的曲线。
二、观察池塘的底泥
1、观察池塘的底泥颜色
底泥的颜色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污染程度。黑的程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底泥含有机腐败物的多少,这些有机腐败物是水体耗氧的主力军。
2、摸一摸池塘的底泥是否滑
作为多年不清淤的池塘,底泥发黑可能很难靠底改产品能够完全改变过来,改变底泥的颜色需要的成本和时间比较多。但是:底泥不能够起粘液(也就是微生物的代谢物不能够太多),这是池塘底部的底线之一。
3、闻一闻池塘的底泥是否臭或者有其他异味
底泥有异味代表着底部已经主要进行着厌氧代谢同时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厌氧代谢产物,这些厌氧代谢产物可能会导致对虾脚红、脱壳不遂或者抵抗力明显降低。这种状况下对虾非常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底泥不能够有异味,这是池塘底部的底线之二。
三、观察饲料台
每一次巡塘的时候,都要观察一下饲料台泄水是否容易,饲料台不容易泄水底部着底部的微生物代谢物已经很多。
四、观察池塘水
1、在下风口闻一闻,水体是否有异味,有就异味代表着底部已经长时间进行着厌氧代谢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厌氧代谢产物。这些厌氧代谢产物可能会导致对虾脚红、脱壳不遂或者抵抗力明显降低。这种状况下对虾非常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必须马上处理。
一般这时候尽快泼洒一次塘生态会明显就有改进。
2、观察池塘水面是否有冒泡现象
有时候甚至可以看到底泥发黑的冒泡。这种情况一般可以通过撒底康解决。
五、观察对虾
1:观察对虾的脚是否发红。红脚底部着底部有让对虾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2、摸一摸,观察对虾的体表是否滑或者有没有明显的黑斑
要求是对虾体表光滑无脏物附着。底部正常的虾提应该滑而体表黑斑不过分。
六、最容易导致底改判断的失误点
1、以底改后的水色为判断底改效果的依据
有一些底改含有大量的絮凝剂,所以使用后会很快的显示出:水体比原来清爽很多。这个机理是把水体的大量悬浮腐败物絮凝沉淀到池塘底部,所以水体看起来会清爽很多。可是这种处理方法的后果是大大的加重了底部的负担,当天的池塘耗氧量会升高。并没有起到你预期改良底部的作用!想一想是否如此?
2、把消毒效果视为底改效果
消毒在我们以前的讨论里说过:使用消毒药可以大量杀死微生物(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暂时大幅度减少微生物(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活动,暂时性中断水体的净化循环,从而降低水体耗氧量让水质的恶化过程暂时性停止下来。使用小量、颗粒的消毒药后,池塘的耗氧量也可能会降低但是这个过程是暂时性的,也没有改变底部的有机污染物理化性状,所以一旦消毒药效果过去底部的耗氧量将会回到原位,也就是说:没有改变底部的性质。
如果大量使用消毒药则可能导致藻死亡太多而出现溶解氧降低和耗氧量升高。
下图是一个长期频频使用少量颗粒过氧化物消毒剂的底部例子:
所以应该鼓励直截了当使用增氧剂这种便宜、效果明确的产品作为平时底部维护的主要维护手段,而不鼓励使用消毒药作为底改的手段,尤其不鼓励在底部恶化的条件下使用任何(过氧化或者碘等等)消毒药作为底改的手段。
总结
底改是保证对虾等等水产养殖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底改效果好不好,其标准不是抽象的,是可以通过监测数据和观察判断的,而且监测数据(尤其是溶解氧)是所有判断方法中最为准确和带有前瞻性的一种手段!
底部不好,将会对养殖过程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底部、水质恶化的条件下养殖,即使使用大量的抗什么素也不一定能够保持养殖的顺利。所以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底改不是写的!其原因就是,许多频频改底的朋友往往就是问题出在底部上。所以这一次介绍底改是否合理的判断方法,希望的是,你确确实实是改底改好了!有时候听到一些朋友说:数据是大学生的问题,我们识个6789!不用的!这一点不那么好?是否大家都可以一起做一个有文化的、快乐的劳动者!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