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白对虾养殖,最具戏剧性的病害就是“养不大”,对白对虾养殖产业联盟会员客户来说,养殖前期四十天总体上还是可以的,大多没有综合偷死、肝肿大、白便的情况出现,前期长速也还“过得去”,但到了40-60天养殖期,出现很明显的分化,大家忽然意识到:自已养的白对虾已有近60天了,200多支头/斤的虾只仍占绝大多数,60-100支头的只有极少数,水质也清亮,再怎么喂也加不上料,再怎么食料虾也长不大,结果是大部分排塘了,亏着卖了算,折腾二个多月,结果的颗粒无收,以失败造终。现在广西大多虾农塘里还有几百斤是养得大的,大部分空着,天热也不敢投苗,今年还有一个始料不及的情况就是,从年初到现在5月底了,广西沿海都还没真正下过一场像样的雨,水碱(总体盐度过高)、大多区域没有足够的淡水加也是一个难题;现在有个别塘能养30-35支头大虾的,也开始出现了白便的情况,往年也如此,一到了35-50支头大虾的养殖阶须,水一过浓,气温一升高,白便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而且没得救治了,每天都死点虾,几年了,尤其是在钦州地区,这个问题始终没办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成了一道尖锐的难题。总的来说,2017头茬虾,广西土塘养殖户的收成情况不尽人意,前景堪忧!广西土塘养殖情况带给我们如下这样的思考:
一、为何包括水质调养较良好的虾塘大多白虾养到六十天仍长不大,或是总体上长势缓慢,大小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明显?!从我们的经验看,如是种苗问题,30天的投苗养殖期应是可以判断是否可以养得大的,但有些虾塘发现,没有何任病症的虾苗在投苗的20-30天阶段长速还算正常的,但再养下去就两极分化明显了。总之,2017白对虾养广西养殖户就只遇到两种病害情况:一是要么就是投苗20-30天就出现偷死、白斑、红体,连四十天都养不出来的情况;要么就是大多能养到六十天,但就是养不大(80%的虾都还是200多支头),最终排掉而亏损的情况。对虾养不大,我们找种苗的原因,就只能有两种解释:要么就是现在的水质和露天气候变得越来越不适合养白对虾了!比如我们养殖用的水源绿弧菌易爆发,蓝藻易爆发,水体的有益菌藻相已严重失衡等;要么就是真的是种苗的遗传变异了,种苗的适应性品质和免疫机能越来越差了。
二、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还要不要养?!如要养下去,种苗不给力,在水质还较良好的情况下,用好的对虾全价饲料+饲料添加剂都喂多喂足了仍养不大,剩下来的我们还能做什么?!
这也就只能从虾药的应用方面找出路、找突破口了,那么,虾药能为白对虾的生长解决什么问题?!起到多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个问题现在我们确实也无法作出正解而且有决断和回答,但这就只能是我考虑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出发点和下一步往前走的方向了。下面我们先来找找2017土塘白对虾养不大有那些可能的原因:
一是气候和水体条件的影响:2017广西头茬虾养殖气候总体上是多阴天少雨,前冷后热,淡水资源不足,养殖期40天后水体易出现粘度过大,通透性差,物质和能量流动性差,水体易分层的情况;对白对虾来说,气温升高,水温高,光照条充足,水体菌藻相好,自然溶解氧高,水质稳定,对虾应激反应小,对虾的酶代谢活性强,对虾自然繁殖生长就快些,但如水色菌藻相及水质溶解氧等差一点,除非是适应不了死掉,否则应只能影响到对虾的正常生长速度,但也不至于造成对虾生长停滞不前的情况。
二是水体的毒素及有害物质:下雨天,淡水资源不足,水体的毒素及有害物质浓度过高也是一个情况,这会造成肝胰脏的负担过重及肠道内毒素的累积,因而会易造成中毒性慢料或死亡,中毒性慢料造成对虾长不大往年都是一个常见的原因。
三是细菌性肠炎、黑鳃、烂鳃、纤毛虫、肠内孢子虫感染也会造成对虾正常生理功能受阻,消化吸收机能低下,对虾脱壳异常、活力下降而长不大的常见原因,尤其高温少雨天的土塘养殖。
四是池塘水体硬度过低、矿物微量元素不足或不平衡造成对虾脱壳困难或脱壳后硬壳不好而导致对虾生长受阻。
五是对虾营养问题:是不是饲料问题不得而知,但也没有迹象表面饲料出现酶变,毒饲料、回炉不合格饲料等情况,如是饲料营养结构不合理也会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但也可通过拌喂功能性饲料添加剂而得到有效解决,如拌喂对虾专用营养多维、解毒维生素C、酵素菌营养液、诱食酵母多糖、功能性益生菌、有机营养钙剂等。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从外部环境方面来分析影响白对虾正常生长不利因素,那么,针对白对虾种苗本身呢?就只能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了:一是对虾自身的免疫系统应答功能差,也就是对水体环境的适应性应激反应能力差!包括防御病害菌的感染、对水温、PH值、水体的溶解氧、水体的硬度及总碱度等理化指标变化的适应能力差;二是对虾自身肌体细胞和组织器官酶解代谢活性差,如肝胰脏的解毒析毒功能差,易产生肝肿大的情况,肠道原籍益生菌群失调,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差,排解肠道内毒素的能力差等。
所以,要解决广西土塘白对虾养不大的问题,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针对白对虾赖以生存的水体环境入手:
a、肥水育藻:要坚定以肥绿藻、硅藻共生的黄绿水为主,这个前提我们不只提
一次,在此不再累述。
b、养藻稳水(稳定菌藻相):以酵素菌营养+有机碳源每5-7天定期泼洒一次为主,不乱添加氮肥或其它有机肥及EM菌、自行发酵液状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
c、调水(降粘去浊、分解水体及池底有机污物,增强水体通透性,抑控有害菌繁殖、抑控水体富营养化及蓝藻、裸甲藻爆发性生长等)以底菌+超浓缩光合菌粉;乳酸粪球菌+超浓缩光合菌粉、复合芽孢杆菌+超浓缩光合菌粉交替、定期泼洒等。
d、控菌、改底:一是以超浓缩乳酸粪肠球菌复配体定期泼洒以有效抑控绿弧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繁殖;二是用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缓释片剂、高铁酸钾片状缓释剂、二氧化氯片状缓释剂、二溴海因片状缓释剂交替不定期抛撒来消杀、控住池底病害菌的繁殖生长。
e、解毒、抗应激:一是用中草药萃取护肝液+中草药萃取解毒抗菌液+能量果酸泼洒主解死藻毒素及有害菌毒素,同时有效促进对虾转肝期肝膜的形成;二是以大苏打类解毒剂、中草药颗粒状底改、四羟甲基硫酸磷颗粒状底改等主解池底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f、调节水体的硬度和总碱度,补充水体的矿物微量元素:定期用矿物元素+无机营养钙剂泼洒,以有效调水(调节水体的渗透压)稳水(稳定有益菌藻相)、促进对虾正常脱壳硬壳。
二是针对白对虾自身功能调节入手:
a、控好投苗关键环节:建议在土塘下风口处用塑料薄膜围一个临时的投苗区,
留一个出品让幼苗自行游出投苗区围挡外的养殖池塘,投苗用生物酶浆+天然植物提取活性物(如合生元1号、生命解毒元等)+能量果酸(保虾灵)在投苗区提前泼洒半小时后再投苗;投苗后,每天继续在投苗区泼洒一次,这样幼苗在投苗区获得能量,恢复正常功能和活力后再自动游出投苗区外。这样做法的好处:一是可节省用药,有效保证用药的浓度和使用效果: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土泥塘养殖面积较大,投苗密度较低,如用药全塘泼洒要么就是成本太高,要么就是达不到用药的浓度而起不到应有的调节和改良作用;二是在下风处设投苗围挡,用药的浓度没有扩散那么快,幼苗不适应围挡外养殖池的水体环境还可以自由进出,返回围挡内继续“充电”调节,获得更多的能量和活力后再游出去,这样可有效提高投苗成活率及有效保证后续饲养的成长,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承上启下的、进一步的标苗过程。
b、投苗后第二、三天可用酵素菌营养液+虾片或开口饵料开始在投苗区外泼洒,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促进幼苗尽快游出投苗区外适应池塘的水体环境,促进幼苗早日教料上料台食料,得以迅速生长;二是可有效越来越稳定菌藻相。
c、对虾上料台食料后开始用高效功能益生菌(如海清)+诱食酵母多糖拌料在投苗区投喂10天左右,并用海清同时泼洒:在投苗区泼洒每15天一次,拌料每天一餐即可。
d、 对虾上料台正常食料后每天重点用诱食酵母多糖、酵素菌营养液同时或分餐拌料饲喂。
e、养殖期40天后重点用对虾专用多维、解毒维生素C、天然植物提取活性物分
开或同餐组合拌料饲喂,每天一餐。这样内外两方面的养护管控结合,就有可能保证对虾得以正常、迅速生长。
总结以上,广西土泥池养殖已有多年的历史,养殖区的池底已老化酸化,养殖区水源条件总体上也已是比较差的情况;再加相当部分一代虾农养殖管控观念的停滞与老化,广西土泥塘养殖几年来突现系统性的养殖管控问题就比较多,养殖病害逐年增多,养殖收益每况愈下,再加上广西土泥池养殖户成分结构比较复杂,养殖技术与理念参差不齐,是到重整旗鼓,统一思路与行动,进行整体性升级转型的时候了!否则,广西土泥池养殖病害问题多、养不大、养殖收益差的情况还会得以延续维持下去,甚至会变本加厉加速当地白对虾养殖产业的萎缩。2017白对虾养不大,已不只是广西出现的情况,对全国养殖户来说都已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解决白对虾养不大,短期内单一祈望种苗企业的给力来有效提升种苗的品质机能与应激性适应能力是不现实的;设想重点从饲料的营养功能上多下功夫也未能收到切实的增长效果,现在唯一有效、而且没有选择的可控方案就是靠自身的努力改变,在虾药的正确应用上下足功夫,找突破口,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出路,否则,再多的努也许真的还是“瞎折腾”。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