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小的虾皮正在焕发出巨大的财富光圈——近期,“瓦房店虾皮”正式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中心认证为地理标志产品,这个一度被低估的产业由此强势走进了公众视野。
“虾皮的原料是毛虾,其每年的产量波动很大。通常情况下,瓦房店地区虾皮年加工量6万~10万吨,产值20亿~30亿元。”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王明利表示,成为地理标志产品之后,“瓦房店虾皮”未来的价格有望提升30%。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我们协会从2014年起,开始申报‘瓦房店虾皮’为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找到‘瓦房店虾皮’历史悠久的有力证据。当时,我们去图书馆一本一本地查阅地方史志,走访当地老人等等,最终在《复县志略》中找到了依据:民国31年,瓦房店地区毛虾产量占当地水产总量约70%;20世纪初,当地就有很多加工虾皮的小作坊;‘瓦房店虾皮’在全国市场名头响亮,素有‘金钩虾皮’美誉……”王明利介绍,经过两年多努力,“瓦房店虾皮”终于被认证为地理标志产品,这个鲜为人知的产业由此踏上了一条宽广明亮的征途。
“‘瓦房店虾皮’红尾白身,形态呈钩状,虾皮柔软,肉质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钙、磷等,一直是消费者心中‘最鲜美虾皮’的代名词。然而,长期以来,瓦房店虾皮屡屡被假冒,一部分南方虾皮和山东虾皮打着‘瓦房店虾皮’幌子叫卖,对其销售和价格形成一定冲击。”业内人士表示,成为地理标志产品之后,“瓦房店虾皮”将受到法律保护。以后,李逵打李鬼将真正拥有可以依靠的“法律之斧”了。
当然,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瓦房店虾皮”这个地理标志产品,瓦房店市海参协会还有很多路要走。“目前,我们正在制定使用标准和管理细则,预计今年秋季将正式实施。”王明利透露,下一步,协会将为正宗的瓦房店虾皮发放防伪标签,让孱弱的渤海湾里的虾皮不再被假冒,不再受委屈。
一个 被低估的产业
“很多人只知道瓦房店虾皮好吃,却从未想过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产业。初步估计,目前,瓦房店地区有虾皮加工企业十几家,产业规模达到了20亿~30亿元。”上述业内人士介绍,每年6月~10月份是瓦房店地区毛虾捕捞季。而“瓦房店虾皮”主要产区在瓦房店市西杨乡、驼山乡、土城乡、红沿河镇、仙浴湾镇、交流岛等地区,其中,西杨乡将军石渔港产量最大,有一种说法是:全国60%的虾皮来自该渔港。
“去年,我们公司一共加工了70多万箱成品虾皮,每箱10斤,主要销往山东、温州等各地市场。按照4斤刚捕捞上来的毛虾能加工出1斤虾皮计算,去年我们一共加工了约14000吨毛虾。”位于西杨乡的大连恒诚冷链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成范介绍,瓦房店虾皮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与山东和温州等地虾皮相比,瓦房店虾皮味道更鲜美,含盐少,肉质饱满。
“瓦房店虾皮在各地市场销售紧俏,其价格根据规格不同从每斤十几元钱到150多元不等。”大连千鼎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说,瓦房店虾皮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我们公司依托将军石渔港收购毛虾原料,每年的加工量都很大,加工成品主要包括虾皮、虾酱等。”大连宏福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宋允岳介绍,去年11月份,宏福水产作为正宗“瓦房店虾皮”加工企业的代表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一个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展会,结果“瓦房店虾皮”备受关注,不少人争相下单订货。
一种 粗放的售卖方式
“目前,我们加工出品的虾皮主要是装进小箱,然后发到山东等地的大型批发市场。目前,瓦房店地区虾皮精细化包装的产品还比较少。”朱成范坦率地说,粗放的售卖方式总让他觉得这么好的虾皮被贱卖了。
“瓦房店虾皮虽然已形成了一个不小的产业,但行业内缺少具有绝对优势的龙头企业,也缺少叫得响的虾皮品牌,这使得瓦房店虾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长期以来只能攫取微薄利润。”王明利表示,如今,“瓦房店虾皮”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其作为一个“地域品牌”被认可,被保护,或将可以改变之前的窘境。未来,瓦房店虾皮应该借助成为地理标志产品的东风,走品牌化、精细化加工包装的高端之路,不断提升附加值。
“据我了解,现在,瓦房店地区出产的很多毛虾被山东等地的加工厂收购走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本地加工企业产能不足的现状,相关企业不妨提升设计产能。”业内人士表示,当然,由于每年毛虾的产量相差巨大,赶上毛虾产量小的年份,也会出现一些加工厂“吃不饱”的情况。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