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吃料正常,就是不见长”;“池塘情况一直正常,虾长到一百多头,就不见了!”
这是今年揭阳市地都镇鱼虾混养池塘经常遇见的难题。今年的鱼虾混养模式整体行情低迷,加上本地出产的虾以小规格虾为主,放苗密度大,苗种成本高,小规格的虾价钱低,且产量不高,土虾混养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发生呢?谁是导致虾生长缓慢的罪魁祸首?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氧
地都镇整体放苗密度偏大,亩均单次投苗量都在8万~9万甚至10万尾左右,考虑到轮捕轮放的模式,在高峰期的时候,池塘亩均都有放苗20万~30万尾了!但是本地区的增氧能力又远远不足,平均3亩地1台增氧机,亩均增氧能力500瓦左右,还要考虑到开增氧机时间长短的问题。放苗密度高,增氧能力不足,自然容易缺氧。
根据我们塘头检测数据显示,在7、8月份,很多池塘在早上6点左右的溶解氧气都不超过2mg/L!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池塘经常早上发现有小虾游塘的原因。高温期缺氧,对虾自然不长,甚至发病。
早上8点42分测得的溶氧
早上8点44分测得的溶氧
早上8点55分测得的溶氧
2、气泡病爆发
在5、6月份的时候,经常有人跟我说发现傍晚有虾游塘,据我们现场检测发现,多数都是气泡病的症状。这个时候,很多池塘水肥,快速繁殖的藻类大量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此时气温高,池塘溶解氧气能力弱,大量氧气游离在水中,容易导致气泡病的发生。
3、弧菌病高发
相较于往年,今年雨水多,容易滋生大量弧菌。加之池塘返酸导致虾应激大,体质下降,再加上弧菌大量繁殖(今年5、6月份的时候,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非常高),造成早期弧菌病高发。中后期雨水太多,尤其7~9月3个月高峰期,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下雨,雨水多容易引起弧菌大量繁殖。而此时的池塘养殖密度高,对虾体质弱,抵抗力差,所以容易引起弧菌病。
弧菌感染的虾
弧菌检测结果
4、寄生虫的大量发生
地都地区老塘多,有些池塘都养了20多年,塘底积累了大量有机质,为纤毛虫,孢子虫等寄生虫提供了繁殖场所。所以,细心的养殖户朋友会看到虾体不透亮,虾罾里面有泥沙(虾扒沙)。寄生虫多,严重影响对虾快速生长。
镜检纤毛虫
镜检纤毛虫
5、针对以上情况,我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作出改变
5.1 降低放养密度,放养一代虾苗
多年的市场行情证明,只有养大虾,高产才是养虾业的出路。要想养大虾,用一代苗替代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的土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15年本地区的虾苗成活率不到10%,2016年产量更低,成活率就更低了。如果按照土苗价格25元/万尾来换算的话,平均一万虾苗成本需要357元!虾苗方面的投入成本非常高!这个成本比投放一代苗成本高多了!
5.2 加大增氧力度
溶氧决定产量。勤开增氧机,加快水循环,可以直接增加水体溶氧。
定期补充碳源,平衡水体营养,增加藻类种类多样性,提高水体自我产氧能力及产氧稳定性。
5.3 清塘应彻底,养殖中抑虫
返酸的池塘,在清塘时应加大生石灰的使用量。
经常使用福地安等成分药品改底,可以有效的抑制池塘底部纤毛虫的滋生,起到防虫、抑虫的目的,从而减少杀虫药对白虾的刺激。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