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蕉城区七都镇小溪村河道里,一直流着浑浊的黄土水。而因此造成放养该河道中的鱼虾大面积死亡,至少造成数十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让该村合作社的村民们欲哭无泪。日前,小溪村近百名村民集体签名按手印,向本报投诉上游采石场违规弃土给他们带来的损害。
清澈小溪成“泥河”村民受损
12月6日,记者接到小溪村村委和村民的反映后,前往该村实地查看。小溪村位于蕉城区七都镇与石后乡盖竹洋交界处山谷中,距离七都镇区13公里。村中有一百多户人家,生态保持良好。村中近四公里长的彭溪是村民们的自豪,昔日清水潺潺,村民们洗衣洗菜都在其中。尤其是近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和定位“生态长寿村”后,当地政府先后投入170多万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如今小溪村,昔日卵石散布、清澈见底的溪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布满黄泥的河道。“如果下雨,那就更糟糕了,河水简直成了泥浆。”村民彭仙乐、彭先兴、陈细快等围住记者气愤地说道。“你看,这河床几乎被黄泥浆填满,平均厚度达30厘米,最深处达50厘米,这要多久才能清除呢?”一位村民踩入泥水中,穿着的长筒靴几乎“灌顶”。
“从2011年始,每年村集体都在河中投放鳗鱼、溪滑等鱼类,总计2万余尾。2014年开始,村民合作社总计投入资金30万元,在河中投放了香鱼、河蟹、河鳗、黄颡鱼、河虾等经济鱼类,大的鱼今年已有六七斤重,眼看就要收成,这下全部泡汤了。”村委会主任彭秀华说道。由于淤泥突然而至,河中养殖的大量鱼虾因缺氧几乎死光,造成逾百万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让合作社村民们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疑为上游堆放弃土所致
那么,这黄泥是如何来的呢?村民告诉记者,今年9月、10月“莫兰蒂”“鲇鱼”台风期间,蕉城区下暴雨,小溪村前河流暴涨。台风过后,村民们发现,过去雨停后几天就恢复清澈的河流,如今却黄泥水不断,怎么也清澈不了,而且已经放养两三年的鱼虾也没了。
村委会和村民们遂沿溪而上,寻根溯源,最后在上游相邻的蕉城区石后乡盖竹洋村“下板园”采石场附近发现了一处大规模的弃土场。“估测达数万立方米。”彭秀华告诉记者。
为了查看究竟,村民们带着记者前往盖竹洋村实地查看。在距离该村几公里处的一个弯道外侧,记者看到了一个填土场,目测长度近五十米、宽度二三十米,该土场从路面一直向下堆延,形成一个约50米高的大陡坡,大面积裸露的黄土与周围茂盛的树林形成强烈反差。
记者又走访了周边的三望里楼村和下竹洋村、大墓前村村民,他们均称除了这一处大型堆土场外没有其他类似的堆土场了。而这处堆土正好处于小溪村山谷上游几公里处,黄泥便由此倾泻而下。
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这一堆黄土是谁堆放的呢?记者在村民指引下,来到附近约一公里处的一个“下坂园”采石场。此时已近黄昏,场中10余名工人还在忙碌。记者询问了一位带外省口音的民工。对方告知,该采石场今年才刚动工,目前还在进行基建中,而投产至少要到明年。他称前几日,已有省市环保、国土等部门的人员前来查看,目前已在工地下方堆土场修建拦土坝。而对于记者问及此前的弃土堆放及采石场是否有合法证照手续等其一概不知。记者又在民工指引下前往工棚查问。一个正在打牌的青年男子称其姓彭,但只负责采石场的基建,并否认在该堆土场弃土。
而在下竹洋村,陈全(化名)等村民告诉记者,该采石场所称堆土由村民建房弃土所堆是不对的,“村民建房确实有部分堆土,但其数量不会有那么多。”
由于采石场方拒绝承认弃土及找不到相关负责人,该弃土场还待有关部门查实。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小溪村近百名村民已经向省、市、县级环保、国土、水利等有关部门反映,目前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了解。对此,本报将继续关注。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