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海南省东方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东方市感城镇对东方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麟洋”)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珍珠龙胆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与会专家对课题取得的良好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分别投放2700g和3400g珍珠龙胆授精卵,获得了20日龄稚鱼45.0万尾和36日龄稚幼鱼26.9万尾,平均成活率为10.5%,最终获得71.9万尾稚幼鱼,鱼苗健康、规格整齐、活力好。这是海南地区石斑鱼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的首次重大突破。
会后验收专家及参会人员合影
验收专家们认真听取了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梁友研究员的工作汇报,现场对大麟洋苗种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审查,对相关生产及实验记录进行了审阅,并现场取样计数了实验车间各个育苗池珍珠龙胆鱼苗的数量,测定了苗种全长。
梁友研究员进行工作汇报
专家组到车间现场取样计数了实验车间各个池子珍珠龙胆鱼苗的数量,测定了苗种全长
课题组负责人梁友研究员介绍了珍珠龙胆工厂化人工繁育的流程。据他介绍,珍珠龙胆仔鱼的初期培育时,将人工授精孵化12h后的上浮好卵消毒分离,布于微充气的苗种培育池内。布卵密度6-8g/m3,水温27-28℃,比重1.019-1.020。受精卵经过20-22小时孵化后,仔鱼即可破膜而出。初孵仔鱼再经过7-9天的培育长出翅子(背鳍和腹鳍棘),形态结构逐步完善。
仔鱼继续在水温27-28℃,比重1.019~1.020的条件下培育,20天完成仔鱼期发育,变态进入稚鱼期,稚鱼再经18d生长收翅,变态发育成幼鱼。
成果展示
东方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基地于10月21日和11月6日分别布池两批本场人工受精的珍珠龙胆授精卵3400g和2700g,经孵化,在验收时,获得20日龄珍珠龙胆稚鱼45.0万尾,36日龄幼鱼26.9万尾(平均全长29.5±2.5mm),其中平均孵化率为80%,按照每公斤授精卵140万粒计,两批育苗平均成活率10.5%。孵化出来的鱼苗健康、规格整齐、活力好。
在技术方面,该项目组针对海南地区生态环境特点,重点进行了开口饵料选择、变态期饵料转换、水质定量化控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工艺优化,由此实现了海南珍珠龙胆规模化人工繁育的重要进展。珍珠龙胆育苗期的主要疾病有病毒性神经坏死病(也称“黑身病”)、腹水病、肠炎病、皮肤溃疡病。通过定期定量化控制育苗水体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数量,同时采用抗病毒中草药+抗菌素对轮虫、卤虫等生物饵料进行药物强化,有效地控制了鱼苗疾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育苗的成功率。
据了解,珍珠龙胆是以鞍带石斑(俗称龙趸)为父本(♂),棕点石斑(俗称老虎斑)为母本(♀),进行杂交而产生的。因其体表布满黑褐色,形似珍珠的斑点而得名。珍珠龙胆不但表现出其父本生长速度,同时又继承了母本的强抗病力。体重在6千克之前的珍珠龙胆生长速度与龙趸相当,是老虎斑的2倍。苗种一年可长成1千克以上,饵料系数只有0.8。其商品鱼物美价优,市场供不应求,销售前景广阔,被称为石斑鱼的“明日之星”。
珍珠龙胆
石斑鱼工厂化人工繁育的意义
海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传统上石斑鱼以室外池塘生态育苗为主,其建池及配套设施投资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但该模式下育苗丰欠易受恶劣自然条件、敌害生物和浮游生物数量的影响,较难人为调控或提早开展养殖生产。为此,在海南地区开展珍珠龙胆工厂化人工繁育工艺研究,对于解决或弥补上述生态育苗缺陷,提升育苗产业技术和实现全年苗种的批量供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海南地区实现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