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签发:张文 审核:吕永辉 分析员:余卫忠
10月份,全国气温逐渐回落,渔业生产进入后期管理。北方地区需要越冬的养殖品种要及时做好入冬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对越冬苗种的强化培育;南方大部地区还是养殖品种的良好生长期,分批捕捞要注意起捕拉网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疾病发生。根据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10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一、重点关注疾病
1.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主要危害虹鳟,发病水温为8℃~15℃时,3月龄内幼鱼较易发病,会有大量死亡。北京、河北、辽宁、甘肃、青海等集中流水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2.锦鲤疱疹病毒病:主要危害鲤鱼和锦鲤,发病水温为18℃~30℃,在23℃~28℃易发病,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北京、河北、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四川等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3.鮰类肠败血症:要发生对象为斑点叉尾鮰,该病流行时间跨度大,流行水温为24℃~28℃,10月份是该病的主要流行季节。病原可侵染各生长阶段的斑点叉尾鮰,对鱼种的危害最大,临床症状以头盖穿孔或肠道败血为特征。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鮰鱼主产区需重点防控,鲶鱼主养区也需关注。
4.刺激隐核虫病:主要发生对象为大黄鱼、石斑鱼、卵形鲳鲹等,刺激隐核虫的最适发育水温25℃左右,以病鱼皮肤、鳃和眼出现大量小白点为特征。在台风过后,养殖环境变化大,鱼体抵抗力较弱时更易爆发。福建、浙江等大黄鱼网箱养殖区及沿海省份需重点防控。
5.红腿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该病发生多与养殖环境池底污染和水质不良有关,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6.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此病传播广、致病性强、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对虾养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多由投苗密度过大、饲料投喂过量,养殖水质恶化等原因引起,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7.鳖腮腺炎病:发生对象为中华鳖,发病水温25~30℃,浙江、安徽、江西等中华鳖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其他病害如腐皮病、红底板病、白底板病等也需做好防范。
二、其他关注疾病
1.细菌性肠炎病:主要发生对象为淡水养殖鱼类。在水温高于18℃时流行,25℃~30℃为流行高峰。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死亡率较高。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
2.水霉病:淡水养殖鱼类均可发生,流行水温10-20℃,各养殖地区均需做好预防。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鲫、鲤、鳊、鲂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流行范围较广,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各淡水鱼主养区需加强防控。
4.小瓜虫病:各种淡水鱼、洄游性鱼类、观赏鱼类均可寄生,小瓜虫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各淡水鱼主养区均需加强防控。
5.指环虫病:主要危害草鱼、鲢、鳙、鲤等鱼类,以鱼种最易感染,多数种类的指环虫繁殖适宜水温为20℃~25℃。各淡水鱼主养区均需加强防控。
三、防控措施
1.在起捕达到商品规格的鱼类、甲壳类时,或越冬苗种在转塘、并塘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机械损伤,以防擦伤导致疾病发生。
2.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天气闷热,阴天气压降低,暴雨过后、遇冷空气水温骤降等异常天气,要特别注意及时巡塘;适时开增氧机,预防或减轻浮头;对于一些达到商品规格的品种,应及时捕捞上市,保持养殖池内合理的密度,促进养殖对象生长
3.根据水温、天气以及吃食情况合理投喂优质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多糖等,以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力。
4.病害防治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指导下实施。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疫情预报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