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京杭大运河余杭段,与运河一条田垄之隔,几口不起眼水塘的景色却格外引人注目。荷花映日、莲叶田田,而此前,这里却是令村民捏起鼻子的“黑臭河”。在河网密集的水乡,通过治水倒逼转型,人们记忆中的江南景象正在重新展现。
记者日前来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运河街道采访,这里原来被称为“黑鱼之乡”。“产量最多的时候,大概能占到杭州市区70%左右的黑鱼供应量。”当地村民笑称,这里是整个杭州的大鱼塘。
长期的鱼类养殖也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流域水体长期处于劣Ⅴ类,在定期的水体交换过程中,鱼塘内的水又排入京杭大运河之中。
“黑鱼属于肉食性鱼类,需要投喂大量冰鲜鱼块,鱼块本身腥臭,又容易沉入水底累积,这样水体本身容易富营养化。加上黑鱼生长周期较长,水质比其他养殖更加糟糕。”运河街道新宇村村支书姜建明介绍。
运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文泉说,原来外地人到村里来,都是捂着鼻子快步走。街道希望通过改良养殖技术、更换养殖品种等办法,在不改变鱼类养殖业态的情况下,逐步改善环境,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效果都不好。
2015年,浙江深入开展“五水共治”,余杭区启动黑鱼养殖治理综合工作,运河街道3个月就腾空了194家养殖户的2100亩水塘,黑水塘被抽得空空如也,但是水塘没有了黑水,也没有了生气。
“不少村民直接质问我说以后没饭吃村里管不管。”周文泉回忆道,“这让我们认识到单单治理污水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边治理边摸索的过程中,运河街道发展莲藕种植业的方向逐渐清晰。“富营养的黑泥非常适合莲藕生长,市场上一种嫩藕带的销量也特别好。”余杭嫩藕带收购点负责人周仲毅说。
在街道的推动下,2016年初,新宇村等几个原本黑鱼养殖大村开始引入企业,推广莲藕种植。原来的黑鱼养殖大户李国叙今年拿出了30亩鱼塘尝试藕带种植。
“之前105亩鱼塘,每年48万斤黑鱼也就五六十万元,那还是在价格比较好的年份;现在30亩藕带可能预计就有20万元收入,而且工作也轻松了不少。”李国叙说。
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环境改善也相当明显。映着灯光,记者看到,黑水塘在晴朗的夜里嬗变成了一副荷塘月色的图景。“原来我们村里夏天没什么人出来活动,味道太大。现在只要天气好,每天傍晚我们都会去荷塘边散散步。”新宇村村民施杏玉说。
“从目前情况来看,‘摸着石头过河’效果还不错,下一步我们将渐进扩大种植规模,并且通过保障终端的销售来保障农户经济效益。”周文泉说。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