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市场上打着“野”字招牌的鲜鱼,声称更加营养、健康,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近日,华中农大几名大学生深入武汉近郊的新洲区调查发现,现在的野生鱼受污染风险较大,还有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部分野鱼生长环境被污染
现在人们饮食喜欢追求原生态,但是否真的“原生态”,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带着这样的疑问,上周,华中农大大二学生张天一等9名水产专业学生,来到新洲区进行调研。
在新洲集贸市场,鱼贩透露野鱼确实卖得更好,有的价格要比家养的贵一倍。
为弄清当地市场上野鱼来源,队员们走访了涨渡湖渔场和周边沟渠等地。涨渡湖渔场负责人介绍,涨渡湖目前采取“灌江拿苗”模式,即将长江水引入涨渡湖,同时也将江中的鱼苗引入湖中,不投饵、不施肥,让鱼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比较安全。
不过,队员们对周边有渔民打捞野鱼的河沟调查,并对水源透明度、PH值等进行测量,发现水污染比较严重。
品质好坏与是否野生无关
该校水产学院教授李大鹏表示,大学生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市民野鱼消费的误区。“鱼的品质好坏取决于其生长环境,与是否野生无关。”李大鹏表示,人工养殖时对鱼病进行防治,对水源进行清洁,确保鱼类有较高的品质,但野外环境则更为复杂。
湖北省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养殖的鱼类在进入市场时,水产和工商部门会对其来源和品质进行严格监管,在禁渔期还会对江鱼买卖等进行限制,一些小商贩兜售的野鱼,生长环境很难追踪,是否真的来自清洁水源地,很难核实。
李大鹏教授建议,受到水污染影响,现在一些城郊和农村野鱼含有如重金属、毒素等有害物质,食用这些野鱼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市民在水产市场碰到兜售不明来源的野鱼应慎重购买,不如优先选择超市或正规商家出售的人工养殖鱼类。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