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级渔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部署,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为主线,着力调整优化渔业生产结构,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落实强农惠渔政策,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十三五”渔业实现良好开局。
渔业经济运行各项主要指标均较上年有所好转
渔业生产稳定
据全国20个渔业主产省统计数据,1月~6月国内水产品总产量(根据渔业统计报表制度,月度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2781.91万吨,同比增长3.03%,其中,水产养殖产量2193.28万吨,同比增长3.73%,捕捞产量588.62万吨,同比增长0.5%。
价格温和上涨
1月~6月水产品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23.15元/千克,同比增长5.22%,其中,海水产品价格42.69元/千克,同比增长8.35%,淡水产品价格15.52元/千克,同比增长1.25%。
贸易由降转增
今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下降,二季度逐步企稳回升。1-6月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393.51万吨,进出口总额139.2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2%和1.42%,其中,出口量196.83万吨,出口额96.2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99%和0.48%。
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良性起步,但大宗品种转型难度依然较大
部分品种适应市场需求,养殖结构出现良性调整
牡蛎、淡水小龙虾、黄颡鱼等热销品种,养殖户投苗积极性高涨,养殖规模呈持续扩大态势。鮃蝶类、海带养殖受价格低迷影响,养殖规模有所下调。
新型养殖模式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种养结合稻田养殖、海洋牧场立体养殖、外海深水网箱养殖等健康养殖逐渐增加,其中仅“稻虾综合种养”就带动淡水小龙虾放养面积和投苗量同比均增加了近20%。
大宗品种转型难度大
其中,大宗淡水鱼由于产量基数大、生产惯性大、市场容量大等原因,转型尤为困难,养殖户普遍反映期待转型但又不敢轻易转型。
海洋渔业资源状况不佳,违规捕捞清理整治任务艰巨
根据捕捞渔情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海洋渔业资源较差,渔船整体出航率和作业天数比去年同期均略有下降,传统经济渔获产量下降,价格上涨。其中,带鱼、小黄鱼、鱿鱼和鲐鱼价格涨幅超过20%。
去年以来,我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全国清理整治“绝户网”和涉渔“三无”船舶现场会要求,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重锤”之下,捕捞幼鱼现象仍有发生,说明违规捕捞清理整治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
水产加工业加速“洗牌”,过剩产能得以压减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价格优势逐步丧失,尤其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水产品消费萎缩,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部分企业减产甚至破产,行业内加速洗牌。今年二季度以来,全球水产品消费呈现复苏迹象,国际订单增多,同时,经过这一轮“洗牌”,过剩的加工能力得到一定释放,企业订单开始增加,水产品加工业经历“低谷”后,表现出一定的复苏迹象。
灾害多发频发,渔业生产严重受损
今年以来,我国渔业连续遭受低温寒潮、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大,渔业损失重。据初步统计,入夏以来的洪涝灾害已造成水产养殖受灾面积1036万亩,产量损失106万吨,渔船沉没损毁2065艘,直接经济损失达186亿元。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对渔业转型升级的制约作用愈加凸显。
风险挑战客观存在,全年良好形势仍可预期
除自然灾害影响外,渔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养殖成本持续增加,挤压养殖效益空间,但养殖户转型意愿更加强烈,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更加与市场需求变化同向,全年水产品有效供给和渔民增收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近海传统经济渔业资源偏紧的状态短期内难有明显改善,但随着资源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持续深入以及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一些品种资源有恢复的迹象,如带鱼和鲳鱼下半年就有望形成鱼汛。
水产品贸易同构竞争愈加激烈,我国水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不断丧失,但长期发展积累下来的技术、管理等优势在未来5年~10年内仍将存在,加之近期国际市场复苏迹象明显,预计全年水产品贸易将呈增长态势。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