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守护渔村文化·传扬本真精神”调研团队
深圳渔港
这个暑假,他们起早贪黑,走访深圳渔港20余户渔民,用纪录片的方式对话老渔民,实地考察渔村文化在城市化中的嬗变。
这群大学生来自浙江传媒学院“守护渔村文化·传扬本真精神”调研团队,为了了解和保护深圳渔港当地传统渔村文化,同时掌握当地渔村发展转型情况,他们利用暑期开启了“渔村探寻”之旅。
走访20余户渔民,半数以上已经“洗脚上岸”
实践团队来到位于深圳南山区的蛇口渔港,走访了当地20余户专业渔民。下午两点,深圳市蛇口渔港渔二村码头热闹起来,八九条渔船出海归来,一箱箱鱼、虾、蟹从船上卸下。
59岁的罗丰林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渔民,从20岁开始,他几乎每天都出海打渔。这次出海,他收获了百来斤的鳗鱼、黄花鱼和蟹子。不过相比以前,现在能捕到的鱼虾数量和种类少了很多,收入也不如以前。
“第一次出海打渔的时候发现一条体型特别大的鱼,因为鱼太沉了钩收不回来差点把自己的性命搭上。那时候我才20岁。”罗丰林面对大学生的拍摄镜头,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尽管现在是捕捞季节,渔村也颇为冷清。可以看到二十多条小渔船停靠在岸边,海面上只有两三条出海的船只。
老张从事打渔已经15年了,现在却也转行开起了餐厅,专门经营海鲜类餐饮,附带做一些贝壳类纪念品的生意。除了老张以外,队员们走访的20多户渔民中有半数以上都已“洗脚上岸”,做起了海鲜买卖,并在蛇口渔港形成一条“渔文化”的商业街。
“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继承渔业,因为不仅累,发展前途不大。”老张说,如果不转型,日子比较难过。
虽然现在出海打鱼的人不多,但总还有渔民不愿放下几十年吃饭的营生,依然坚持每天出海。
体验渔民出海打渔,拍摄视频记录渔村现状
实践团还拍摄了一部20分钟的纪录片,想通过这部纪录片来展现实践成果。
“我们跟着老陈的渔船,一起出海打鱼,一个来回的拍摄。”实践队的队长马诗慧说,“现在渔获量都不大,小型渔船的渔民采用粘网捕鱼,这种细丝勾成的网连小虾小蟹都难能脱逃,但渔民们期盼粘网能够粘到稍微大一点的鱼,但常常不如意。”
别看撒网这个动作那么简单,其实打渔也是一种技术活,没有练过的话,一般人还真做不来。实践队员们在一盘观看并学习手势,却没有一个人能很好的做到位。
“怎么撒,往哪一块撒,都有讲究,渔民们从小就练过打渔的技术,所以捕起鱼来轻车熟路。”马诗慧说,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渔村文化发展历史,在暑假前夕团队成员们就在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枯竭、沿海城市转,不少渔村面临着消失或者转型的困境,部分地区渔民的生存状态也面临着变革。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渔村不可能一成不变。
“在寻求深圳渔村发展历程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了本地人转产转业的现状。”马诗慧说,“如何把传统和现代化相结合,发展第三产业,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队员们走乡穿村,跑码头、上渔船、访渔家,与渔民们打成一片,也同时也享受着淳朴的民风。他们把所见所闻拍摄成纪录片,就是想让大众了解到深圳渔村文化,以实际行动倡导爱海、护海。
目前这部纪录片还在剪辑中,完成后会把视频放到网站、微信公众号上,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渔村的现状。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