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深水鱼、浅水藕、滩头洼地植杞柳,鸭子白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这个季节,漫步阜南郜台乡濛洼区,就是一片这样的景象。
郜台乡位于阜南县域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处濛洼蓄洪库最下游。由于自然原因,境内低洼地较多,大部分土地常年积水,不能正常种植传统农作物。近年来,该乡围绕“水”字做文章,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为群众脱贫致富找到更多出路。
蓄洪区里走出“鹅司令”
临近黄昏,夕阳洒在河面。随着“鹅司令”王林的“一声令下”,上万只大白鹅争先恐后地向他涌来。在郜台乡濛马河畔这一片的蓄洪区低洼地,王林和他的鹅群俨然成为当地一道风景线。
说起如何踏上这条养鹅路,如今的“鹅司令”王林说,10年前,他曾做过柳编生意,后因合作伙伴生病不能继续经营,就转行开始养鹅。“第一年尝试着养了800多只。”王林说,在濛马河畔搭棚建养殖场,白天就把鹅放在低洼地里吃草,傍晚时赶回养殖场。由于水草资源丰富,鹅的质量好,全部销往六安、合肥等地,当年就赚了钱。
如今,王林已养殖上万只大白鹅,除了销售鹅蛋、鹅绒、种鹅外,还销售成鹅。“主要是在冬季销售,制作成咸鹅,这样每只成鹅净利润有50多元。”王林说,他一年纯收入可达50万元以上。
濛马河畔一“水”多用
郜台乡内,除了王林靠水致富外,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整修治理,沿着濛马河畔,发展起了适应性农业,不仅有莲藕种植,还有鱼虾养殖、牛羊饲养等。
沿着濛马河往下游走,就是郜台乡曹台村村民朱怀海创办的淮海家庭农场,两公里的河面上有600多个网箱,里面养着草鱼、鲢鱼、鲫鱼等。再往不远处望,是他在河边洼地里种植的1000亩莲藕。
“以前这条河几乎没有被利用,现在发展适应性农业,一‘水’多用,收入成倍增加。”朱怀海说,郜台乡水多,适合养殖,因此郜台板鸭很出名。他也有自己的板鸭厂,为了提供质量好的板鸭,他还利用这一处濛马河,每年养鸭子1万多只。
“深水鱼、浅水藕、滩头洼地植杞柳,鸭子白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阜南县郜台乡党委书记戎泽军说,有水不怕,关键是要利用好这些水,变“水害”为“水利”。通过近两年的发展,现在郜台乡的适应性农业已经基本上形成模式。
傍水致富找到更多出路
“走水路,发水财,反弹琵琶念水经。”这是流传在阜南蓄洪区百姓当中的一句顺口溜,讲的正是蓄洪区百姓如何消除水患危机,发展适应性农业的一个新写照。
多措并举之下,阜南县适应性农业交出了成绩单:发挥荒滩、荒坡多,饲草资源丰富优势,发展草食动物养殖,肉牛肉羊养殖量达20万头(只),年产值6亿元,创利润1.2亿元;发展水禽养殖,初步形成以郜台、曹集、老观、王家坝、洪河桥等乡镇为主的水禽养殖基地。还大力发展龙虾、泥鳅、黄鳝、黑鱼等名优特稀水产品养殖,种植浅水藕、芡实、茭白、菱角等水生作物,发展耐水杞柳经济林。
阜南县农委主任张志宇介绍,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水资源做文章,坚持宜水则水、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原则,走农牧结合、立体养殖、市场导向、典型示范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