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通威股份首席水产专家吴宗文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在通威,有这么一位无人不知的七旬老人,用365天忙碌的身影诠释着“生命不止,学习不止”的真谛,他就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通威股份首席水产专家吴宗文。近来,吴老师又有了新的工作重点:“刘汉元主席制定‘渔光一体’的战略决策,我们正在努力执行,以实现跨界整合、资源共享、效益叠加,水面持续产出清洁能源,水下持续产出优质水产品。”
2016年5月24日,在SNEC第十届(2016)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见到吴老师时,满头白发的他在黑压压的人群里特别显眼。作为近来频繁亮相“渔光一体”相关会议、活动的熟面孔,这次上海之行,吴老师的目的也是跟通威“渔光一体”有关。
“接到严虎副董事长的通知,我来展会一是了解目前太阳能和‘渔光一体’等光伏工程领域最前端的技术,二是参观诺斯曼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展厅,并与该公司孙胜君董事长、技术总监吴春秋博士交流‘渔光一体’与‘水上漂浮光伏系统’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今天下午我要坐顺风车赶到如东,27日到无锡,30号才能回成都。”马不停蹄的奔波之余,吴老师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他和他的团队为“渔光一体”和365科学养殖模式所做的工作。
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专一行
怀揣着“40岁之前搞自然科学、40岁之后搞社会科学”的人生规划,吴老师在2007年4月28日正式加入通威。当时的他,期望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帮助更多人实现致富梦想。
现在的他,在面对刘汉元主席“希望你能工作到100岁,活到120岁”的期许时,仍然能够激情饱满地回应。“我对水产十分热爱,爱到一刻也停不下来的程度。能为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服务,虽然累一点,但是觉得很有意义、很值得。”在吴老师看来,每一次忙碌之后,心中都有一份安然,那就是他想要的人生。
青年时期的吴老师,并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水产专家。学农作物栽培出身的他,在被领导安排去“搞水产”的时候,对“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专一行”这句话还没有现在这么深刻的领悟。然而,勤学好问的吴老师,很快就发现了水产养殖的魅力,研究激情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看来,“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干劲是成功地保证”。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吴老师在鱼类养殖,特别是在特种鱼和珍珠养殖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源源不断。
在这样的状态下,吴老师来到了通威。在刘汉元主席的指导下,他立刻带着技术团队攻关新型“绿色浮性饲料与冰鲜鱼养南方鲇对比试验与示范”,经过三年努力,这项技术成果被评为2010年中国饲料行业重大科技成果奖和2011年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为此中国科技部授予通威“十一五”星火计划先进集体奖。
近九年来,吴老师主持的网箱鱼粪回收与效能研究项目、电化水设备研制与应用、池塘底排污水质改良项目、“渔光一体”池塘智能生态养殖模式等试验研究成果,均通过院士专家鉴定,综合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先后获中国水产科学院成果二等奖和四川科技厅成果三等奖,成都市政府成果二等奖,并纳入通威“365”模式推广内容和中国农业部科技示范与推广项目。
而今,已迈入古稀之年的吴老师,仍然坚持带领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研发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也难怪设施渔业所的年轻人会说吴老师是个“学霸”。研究智能设施渔业技术、物理杀菌水处理技术以及“渔光一体”等科研项目,不仅需要丰富的水产研究领域的知识,还需掌握物理、机械技术、生物化学、食品健康、移动互联网等各方面的知识,而吴老师乐于去不断学习,身体力行地影响着身边的年轻人。
成功就是要舍得吃苦、用智慧工作
大约三年前,结合通威三十余年在水产养殖行业的积淀和光伏太阳能上下游环节的全面贯通,刘汉元主席下达了研究“渔光一体”项目的指示,这一开创性的工作落在了吴老师带领的设施渔业所的肩上。经过一番全面考察后,吴老师了解到当时国内已有的“渔光一体”工程并不具有借鉴意义,这意味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2014年3月,吴老师带着他的团队在南京通威水产科技公司搭建起试验基地。为了节约成本,他们用黑色遮阳网代替光伏发电板,比对真正光伏板的大小、宽窄、高低做成架子板,历经三次才搭好;为了找到最佳的遮光面积及其对藻类、产量、溶氧、水中生物最佳影响幅度,达到最佳的光伏发电量和养鱼产量,他们无数次进行对比试验,最终测验出最佳遮光面积。
下鱼塘、曝烈日,不管春夏秋冬,吴老师都跟年轻人们一起在现场进行各项数据测定和观察,执着的科研精神和较真的工作态度感染了同事,也感动了养殖户。“他多次不辞辛劳地来我的塘口给我指导,教给我先进的养殖经验。”提起吴老师,江苏如东通威“渔光一体”公司总经理刘用成和“渔光一体”首批践行者陈红是满满的感激和佩服。
成功来源于吃苦和智慧的双重力量。2016年5月26日,凌晨2点40分,吴老师在手机上发现如东“渔光一体”的蓄水池下风口测水质点溶解氧只有2.4mg/L,他立即与工程师赶去巡塘,这一巡就是3个小时,发现并提出了针对池塘养殖与设施现状的8个急需完善和立即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12万个以上的实证数据,并通过了农业部、中科院、中国水科院等多方面权威专家验收。事实证明,通威‘渔光一体’模式完全能够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保障‘鱼、电、环保’三丰收,能够为农户带来有效的增产增收,进而长期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在第十届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内外同行齐聚一堂的时刻,吴老师如此骄傲地说道。
不经一番寒霜苦,怎得腊梅放清香。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吴老师用这句话鼓励着自己的研究团队。“年轻人要有激情,要有永不放弃的决心和信心。失败就在于放弃,只要不放弃,总结经验不断努力、不断攻克,成功就一定是属于你的。”吴老师用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将“刻苦钻研”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向年轻一辈作出了表率。
为梦想努力,创新永无止境
如果说光伏是吴老师的“新朋友”,水产养殖就是他的“老相识”。两者很好地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发挥出“渔光一体”的最大效益。通威“365科学养殖模式”的六大关键技术,在解决光伏池塘投饲、捕捞、清淤等问题上,在做好薄露进水、蓄水沉淀、底排污、鱼菜共生、节水循环、实现电化水代替化学药品杀菌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为了适应光伏池塘的需求,“365科学养殖模式”正在全方位升级。
作为“365科学养殖模式”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底排污”技术的发明人,吴老师没有松懈。“‘365’升级,首先就是对底排污的设计和原材料选择、建设等进行大改进。”吴老师介绍,根据“方便、省力、排污”的主要原则,升级后的“底排污”在溢污口、抽插管等部位实现了成本更低、施工更简单、排污更彻底的效果。
除此之外,薄露净水池和鱼菜共生湿地也是吴老师屡屡提及的重要创新。“我们舍得拿一口池塘的5%来做薄露净水池,再拿5%作为鱼菜共生湿地,形成一个封闭的良性循环圈,既能防止面源污染,又防止内源污染,还防止了外源污染,一举多得,效益倍增。”说到关键之处,吴老师忍不住流露出激动的情绪。
“‘365’的意义重大,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和总结,围绕水质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为鱼类创造良好生长生活环境、实现水温、溶氧、饲料等养鱼三要素保证的目标,进行研究、改造和提升。”吴老师说,“溶氧是‘365’的重点,怎么开增氧机、什么时候开、开多大功率、怎么才节能,有很多都待进一步研究。最近,我们在用日本的曝气机和中国的微孔增氧机进行对比实验,数据证明前者的效果比后者好。按照刘主席和郭总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做实验,在增氧方面再创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怀揣着“渔光一体”惠及全人类的梦想,吴老师精神矍铄地前行着。他认为,唯有“渔光一体”才能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才能从源头做起持续产出质量安全的优质水产品,才能持续产出清洁能源30年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既为百姓创造财富,又为人类健康生活作出重大贡献。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