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跳龙门”的典故由来,书上讲的都是一条金色的大鲤鱼,如何经过千辛万苦,最终跃过龙门,得化成龙的事。但是近日小编得知,有网友在楠溪江也拍到了一组“飞鱼”的照片,看起来非常震撼。
近日,在我县摄影爱好者小源飞侠的微信朋友圈内,分享的一组“飞鱼奇观”的照片立即吸引了众朋友的围观。一条条逆流而上的鱼,一次次接受浪头的洗礼。任凭激流冲刷着它们的头颅和躯体,凭借尾翼的力量一直向上,那鱼仿佛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起来,大家都称其“飞鱼”。
摄影爱好者第一次见到“飞鱼”奇观
端午小长假,小源飞侠来到了自己的家乡界坑村,知道他喜欢摄影,父亲特意带他去上董村拍摄“飞鱼”。只在小时候听说过的小源飞侠顿时很感兴趣,立即跟着父亲前往。在上董村的一条水坝上,他耐心的等待着“飞鱼”奇观的来临。只见一条条逆流而上的鱼,顺着浪花,凭借尾翼的力量一跃而上。有的鱼被浪花冲击的很远。
“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见鱼逆流而上的场景,这回能亲眼看见真的很不容易易。眼前的水坝有一米多高,但见一条条的鱼迅速冲上来,转瞬即逝……。相机很难抓拍得到,因为你不知道它会在哪个方向出现,什么时候出现。最后只能将镜头对准一处,守株待兔。”
当他把照片放到朋友圈时,立即引来了同伴的兴趣。摄影爱好者
王少敏就是其中之一,第二天驱车前往上董村拍摄。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画面,王少敏直言很稀奇。不过为了捕捉“跳龙门”的画面,王少敏足足花了一下午时间,他打了个比方,拍摄比小时用弹弓打鸟还要困难:“鱼小对焦难,不知道什么时间能跳起来。因鱼小,焦段长了,就跳出画面。另跳跃的位置不定,跳跃的时间没有规律,速度快。”不过这难得的画面,汪少敏直到卡拍满了才舍得回来。
小时候见过的画面又出现了
而对于小源飞侠的父亲金大伯而言,这是他年轻时常看到的一种情景。“这跟季节性有关,鱼有逆水上行的习性,所以这种现象比较正常,只是之前因为鱼少了,所以这种画面就很少看到。”金老伯告诉记者,要想看到这种画面就需要一定的经验。“下过雨的时节,雨量最好是中等,有水坝的地方形成水流是最好的状态。但水坝不能太高,太高了鱼飞跃不上去,一般在一米至1.5米之间。或者是高低有落差地方,形成上下的小水潭,鱼儿也会从下方的水潭逆流而上。”金老伯根据自己的经验称以上这些地方最容易见到这种现象。“你还会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雌鱼在前面游,雄鱼在后面追。一些个头大力气好的鱼顺着浪花一次就能成功‘飞’上去。有些力气小的鱼就得一次次的冲击,最终也不得成功。”
王少敏也称,在他拍摄中,只有看到少数几条大约他三个手指头宽的鱼 “飞跃”成功。
金老伯是名退休教师,年轻时在坑口村教书的捕鱼趣事,如今想来也令他无比怀念。“下过雨,我就坐在溪流一上方处等。那时的水库还没造,溪里有很多种类的鱼,有珠鱼、石斑鱼、白鱼等等。等到它们跳上来,我就用网直接把它兜住,一天可以捕三、四十斤。尤其是珠鱼,大的一条都有1、2斤,是我们最喜欢吃的。”
县委农办(农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陈志俭告诉记者,在我县鱼类有16目36科81属102种,其中沙头段以上有60多种的鱼都是可以逆流而上的。鱼选择逆流而上是它生存的一种需要。许多鱼儿都是在上流产卵,产下的卵会随波而下,慢慢长大。等到鱼儿长大的时候,因为受到身体中家园的召唤,它就会顶着风浪逆流而上。鱼儿喜欢逆水,这与鱼类的遗传本能有关系。而金老伯口中的能媲美香鱼的珠鱼,陈志俭称学名为台湾白甲鱼,杂食性鱼类,以刮食岩石上的藻类为主,喜欢在水纹较低,水流湍急的溪涧生活,是高山溪涧中个体比较大的鱼,体重可达1千克,鱼刺较少,肉质鲜美,所以深受当地村民喜欢。
保护惩处并举, 渔业资源便丰富了
小源飞侠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界坑村以及附近村都实施了禁渔。记得小时候去溪流玩水,就能看到很多鱼。界坑村禁止捕鱼好几年了,现在溪流里到处是鱼,下水不小心都能踩到鱼儿,成群结队的大鱼游来游去,个头大的有六七斤。在界坑村带动下,附近上董等村相继禁渔,所以才出现飞鱼奇观。我的父老乡亲都很赞!鱼的种类跟数量都在增多。”
此话不虚,为了保护楠溪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以渔保水洁水,我县相继出台了《楠溪江渔业资源保护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楠溪江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区管理的通告》、《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楠溪江渔业资源保护的通告》等规范性文件,实施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县委农办(农业局)渔政执法大队也加强禁渔期宣传,一方面充分利用宣传车、新闻媒体、微信等平台开展楠溪江渔业资源管护宣传。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楠溪江护渔志愿队进村入户,倡导“不电鱼、不毒鱼、不炸鱼”生态理念。此外,还将通过张贴楠溪江保护通告、分发渔业法律小册子等增强广大渔民群众的渔业法律、法规意识。从2014年开始县农业局联合县公安局发布《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行为》的通告,对实施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行为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了解今年已刑事拘留40多人。
县委农办(农业局)渔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吴伟凛告诉记者,楠溪江通过近几年的增殖放流和强化渔政管理,渔业资源得到快速修复,特别是香鱼资源,去年捕捞产量达十多吨,创历史新高。同时楠溪江库区还首次出现成群香鱼种群资源,这是楠溪江库区建成七年后通过增殖放流形成的陆封型香鱼种群资源,在全国也实属罕见。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