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进入5月份,每年一度的海州湾海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便拉开了帷幕。自2005年,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全省海域开展增殖放流以来,海州湾海域增殖放流活动至今已经进入了第12个年头。笔者昨日从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今年海州湾海域将增殖放流中国对虾、黑鲷、许氏平鱼由、金乌贼等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69亿尾,其中以中国对虾为主,主要增殖放流区域为徐圩港区、海洋牧场区及赣榆港区。
日前,赣榆区海洋与渔业局在秦山岛海域进行了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各种规格的黑鱼君鱼、梭子蟹、牙鲆、梭鱼等六种海珍品鱼类苗种10余万尾。据介绍,仅2010年到2015年,市海洋与渔业部门便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从中国对虾可以看到增殖放流的趋势,2005年到2011年为稳步增长期,2012年到2013年为高峰期,2014年开始进入稳定时期。2014年,市海洋与渔业局、上海海洋大学及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联合公布《2013年度海州湾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2013年,我市中国对虾的捕捞量为384吨,共投放中国对虾苗种5.77亿尾,计算回捕率为1.62%。而中国对虾苗种100元/万只,5.77亿尾苗种花费了577万元,而捕捞上来的对虾单价可以卖到150元/公斤,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0,经济效益明显。
据介绍,海州湾海域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及污染,沿海渔业资源日趋枯竭,名优品种生物数量显著减少,小杂鱼等低食物链级生物大量增加。增殖放流高食物链级的渔业品种,能充分利用低食物链级的生物作为索饵生长和育肥、繁衍的物质基础,维护渔业水域的生态平衡。
据了解,海洋牧场区为海州湾海域传统增殖放流区域,徐圩港区、赣榆港区则为新的增殖放流区域。由于近年来徐圩港区与赣榆港区的建设导致渔业水域生态平衡被打破,今年重点在两个港区进行生态补偿式的增殖放流,对水生生物数量的恢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