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一
现场鉴定,偷换概念,以假乱真
个别企业,召开所谓的养殖户培训会,用自行设计的产品做鉴定试验,忽悠那些缺乏专业知识的养殖户。
试验一丨聚维酮碘溶液真假试验:
1、利用碘遇淀粉变蓝色说明该产品为正宗聚维酮碘,按国家标准含聚维酮碘的量应达到10%的要求被忽略了。取其他厂家合格的聚维酮碘溶液,加入同样的一小滴淀粉,因为颜色太深,根本无法看出蓝色的变化。
2、检测聚维酮碘溶液的粘稠度,凡是粘稠的,就是真的,含量高,反之,则含量低,是假的;做这种粘稠试验的生产企业,在聚维酮碘溶液中,加入了CMC等增稠剂,减少了碘的含量,偷梁换柱。
试验二丨二氧化氯真假试验:他们认为用水活化后,水的黄色越深,二氧化氯含量越高。殊不知,这种黄色液体是氯气、二氧化氯等的混合气体,真正的二氧化氯需要五步碘量法,方能测定出来。市场上销售的都是固体二氧化氯,实际是亚氯酸钠和各种酸的混合物,酸的强度越大,溶解后的颜色越深,二氧化氯的含量反而下降。只有亚氯酸钠与酸一定的合理的比例后,真正的二氧化氯的含量方能提高。现场对比试验,根本无法测定二氧化氯。
试验三:改底产品真假试验:进入水中溶解慢的为假货,溶得快的为“真品”。颗粒改底产品应本着缓慢释放的原则,才能满足改底的基本要求。太快不仅影响到在底部的效果,有的甚至未沉入池底,已经溶解结束,根本达不到改底的目的。
忽悠二
便宜没好货,告诉你只有多花钱才能买到好东西
似乎做试验企业的成本就是优质产品应该有的最低成本。渔药零售价是怎么构成的呢?由生产厂销售价和经销商加价两部分构成:
厂价=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利润留成+税收
经销商加价=销售成本+利润留成
零售价=(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利润留成+税收)+(销售成本+利润留成)
如果过程中有批发商存在,还要加价。所以往往成本只有2元钱的东西到了养殖户手里要20元钱就不奇怪了。
渔药实行现款销售已经迫在眉睫。首先要做的就是取消批发商销售环节,并对经销商实行准价销售,向社会公开销售价格,从而限制暴利高价。
忽悠三
只要有人到塘口测水质看鱼病,就是优质的服务
许多厂家均以人海战的方式占领市场,严重的后果就是企业负担重了,养殖户用药成本高了。更重要的是所用之人良莠不齐,多数是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很难为养殖户提供有质量的服务。况且,养殖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罗非鱼的链球菌病、鲫鱼的大红鳃与鳃出血、白对虾的EMS等问题,国家投入海量的研究资金,大牌专家也无法解决。想要养殖成功,还是要以预防为主。一家渔药生产公司,要外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服务,一个技术员的基本费用如下:
每月工资3000元,五险一金社保每月1000元,出差餐费补助每月1500元(每天50元),交通费每月1500元(每天50元),住宿费3000元(每天100元),手机费每月100元,合计最低为每月1万元。
而且这种待遇是留不住大学生等技术人员的。每年按8个月出差在外计算,一个技术服务人员,年费用最低10万元。企业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定还有销售提成等奖励措施。或者,年底根据销售额,发放奖金。一个企业,如果有100人的技术服务队伍,直接费用超过1千万元,1000人的服务队伍,直接费用超过超过1亿元,还不包括企业的管理费用及利润、税收。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后都是养殖户买单。企业想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生存,只能标榜技术服务的大旗,忽悠养殖户,开大处方,从养殖户身上榨取利润,是水产养殖鱼病防治中典型的“渔医莆田系”。这也就造成水产养殖中,面积较小的养殖户(50亩以内),很难获得养殖利润。但即使在鱼价低迷的2013~2015年,大型养殖户(养殖面积1000亩以上),通过降低饲料、用药成本,精心管理,也能获得利润的原因。
养殖的成功,与用药量的多少,基本上没有关系。只有加强管理,预防疾病,健康养殖,水产养殖才能成功。小型养殖户容易接受刚出校门的技术员服务,三分之二的药品,都是盲目使用的,是有害无益的成本支出。
其实现实中也不乏有很多良心渔药企业。只保留数名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减少人员差旅费用,节省企业经营成本,通过互联网微信培训等方式,指导养殖户自己检测水质指标,提高鱼病防控能力,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通过这些技术的培训、提高,让养殖户懂得养殖技术、防病技术、水质及测定技术、用药技术等,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不再被忽悠。在水产养殖中,能真正挣到钱,给自己及家庭带来尊严的生活。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渔药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