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10时,在凤城市四门子镇新农村虹鳟渔场,见来访者靠近,池塘里一尾尾活蹦乱跳的小鱼苗迅速聚集在一起游到大家脚下,仿佛在热情地“打招呼”,这是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今年引进优良虹鳟鱼进行种质改良的成果。
优良虹鳟鱼种丹东“撒欢”
“虹鳟属鲑形目、鲑科,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原产于北美洲。”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科科长孙述好说,近年来由于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等一系列病毒性传染病的频发,已致多数养殖户蒙受损失,产量下滑,降低了经济效益。虹鳟品种的退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本地生产虹鳟幼苗的企业还在使用二十多年前引进的亲鱼,近亲繁殖现象严重,苗种退化。”孙述好介绍,通过引进外地优良品种进行杂交选育,是改善苗种退化的最直接方式。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引进优良性状虹鳟雌雄鱼800尾,通过杂交和选育,最终培育30万尾具有优良性状的虹鳟鱼种,通过这些鱼种的销售和传播,达到改善周边虹鳟种质的目的。
冷水鱼养殖规模、产量、技术
均列辽宁省之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市淡水资源丰富,宽甸河口和凤城山区水质清澈,水温较低,无污染,是冷水鱼养殖的理想水域。近几年,市海洋与渔业局立足渔业资源优势,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从虹鳟鱼单一品种逐渐引进开发了鲟鱼、鳇鱼、三文鱼、细鳞鱼等名贵品种。
“目前,我们除了有虹鳟、金鳟,还有其他一些名贵品种。”四门子镇新农村虹鳟渔场负责人赵经林说,目前随着冷水鱼繁育和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冷水鱼养殖已成为本市淡水鱼类的名牌产品。记者随后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冷水鱼养殖面积11.2万平方米,年产量3110吨,养殖规模、养殖产量、养殖技术均列全省之首。
产业链条短
缺少终端产品
记者走访了解到,由于冷水鱼是外域引进品种,苗种人工繁育是本市冷水鱼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市水产研究部门积极帮助养殖企业开展冷水鱼苗种人工育苗研究,并结合本市地域特点,通过不断摸索,冷水鱼网箱养殖和冷泉养殖模式日渐成熟,养殖技术日趋完善。
目前,丹东市逐步建立了凤城冷泉冷水鱼养殖基地和宽甸河口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有效带动了冷水鱼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我市的冷水鱼产品主要以活鱼销售为主,而且主要面向餐饮环节,产品深加工能力不高。与其他农产品加工业比较,投入不足,发展较为缓慢。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今后我市将加快冷水鱼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打造优质加工品牌,完善冷水鱼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满足消费需求。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