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封海期过后,山东烟台海域渔民捕捉到的鲅鱼数量明显增多,但是个头却是大的大、小的小,体重参差不齐,许多往年能够长到一斤左右的鱼只长到了三四两,并且两斤以上的“高龄”鱼数量也明显增多。有关海洋专家解释这种“环肥燕瘦”现象时认为,多年封海养渔导致鲅鱼种群增多,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因。
9月2日是黄渤海封海期结束的第二天,记者在烟台市区最大的环海路海鲜批发市场看到,许多鲅鱼的批发摊位除了出售一公斤以上的大鲅鱼,大部分都在销售三四两重的“鲅鱼崽子”。长年在此经营的摊主于凤娟告诉记者,今年的开海鲅鱼量虽然很大,但是好像都没有长大。在烟台市芝罘岛东口渔港,一位出海归来的渔民告诉记者,今年开海后捕到的大鲅鱼比去年明显增多了,但就是捕不到一斤到三斤的鲅鱼,捕到的鲅鱼老的老小的小,这让他们这些多年出海的渔民都感到迷惑不解。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生物技术系邱盛尧教授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由于多年封海养渔,鲅鱼种群的资源量明显增多,导致鱼群饵料相对不足,这使得大量的小鲅鱼没有长大就上了餐桌。邱教授说,许多“高龄”鱼也因为封海而幸运存活,这使得种群中的母鱼数量大量增加,对鲅鱼资源的恢复性繁衍很有益处,“有些鱼群产卵期延长,以前春季产卵延至夏季末,这也是鱼长不大的原因之一”。他估计,今后三四年内还会出现这种鲅鱼体重参差不齐的现象。
“封海很好,但不能只保护大型的经济渔类,却忽视了饵料鱼类的保护。”邱盛尧教授告诉记者,他说,鲅鱼的主要饵料是鱼是鱼类,由于近几年鱼是鱼被大量用于饲料原料鱼,遭到过度捕捞,自然会对鲅鱼等大型经济鱼造成“断炊”威胁。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