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满载而归,把一筐筐螃蟹传递上岸。
20多名渔民在搬运木桥,架在渔船和岸上。
蛇口渔港,深圳最繁忙的渔港,国家一级渔港。每天渔船穿梭,渔民奔忙,鱼贩云集,大量海鲜从这里运到市区大小市场和周边城市。
春节来临,记者来到这里,感受渔港之春。
记者看到,一条条渔船从外海回岸,满载而归。亦有渔船反其道而行之,迎风破浪,出海捕鱼。海上白鹤翻飞,鱼儿跃腾,初现春天景象。
在渔人码头,蚝民詹先生和妻子正从海上驾船回来。船刚刚靠岸,商贩便上船采购。不一会,300多斤剥好了壳的白嫩生蚝就全部被买走。他说,去年的蚝不够肥大,希望今年个大肉肥,多卖多赚。
来到南岸,只见一些渔民在卖自己打回来的海鲜,“买海鲜啰,买海鲜啰,刚上岸的才是真海鲜。”许多市民闻声围拢上来,看鱼问价,掏钱购买。海鲜价格不菲,斑鱼每斤80元,每条重两三斤,可卖到一两百元。尽管如此,由于有别于人工养殖的品种,岸上的海鲜还是十分好卖。
似乎,渔民的钱来得很容易,摆卖两三小时便钱包厚实。但是人们何曾想到打鱼的辛苦。“天寒地冻,我们凌晨两点多就出海,直到下午三点多才能回来。”渔民黄阿姨说。在旁的渔民张先生伸出他的双手,只见十指白肿。他说:“这是寒冷海水经常浸泡的结果。即使在夏天,我们手也得拿着冰块,浸着冰水,处理冰鲜海货,一年四季手好不了。”
餐桌上的白嫩生蚝来之不易,蚝民要用工具一个个撬开。
打鱼虽然辛苦,但他们心中欣慰。因为海鲜人们爱吃爱买,海货好销。蛇口渔一村的周先生祖上世代以打鱼为生,他自己打鱼也有20多年了。他说,改革开放前,打鱼真的很辛苦,卖鱼更辛苦。因为那时人们收入少,鱼不好卖,卖不出好价格。现在不同了,渔船一上岸,海鲜便被商贩抢购一空。他告诉记者,以前渔民的生产条件很差,事故风险大。十多年前,这里改造了旧渔港,建成现在的新渔港。新渔港风平浪静,利于船只停泊,方便海鲜买卖。
周先生一家靠打鱼在蛇口买了住房,他说,要是在改革开放前,这是不可能的,能解决一日三餐就不错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记者环走渔港,看到部分渔民并不急于出海,而在保养渔船,织补渔网,为春夏大捕做足准备。一些渔民则在自己的船头船尾船舷贴上大红“福”、“丰”、“吉”字,祈望今年顺风顺水,丰收丰卖,过上更好的日子。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