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对虾养殖病害不断,广西的对虾养殖整体成功率甚至不足1成,如此低迷的养殖行情下,有养殖户尝试改良养殖模式、寻求养殖技术突破,而有人则寻求其他养殖品种来破局。广西北海合浦的养殖户林炳成,有过千亩池塘,在养虾越来越难的大环境下,通过转养黄颡鱼,获得了更稳定、更大的收益。
顾问式服务,助养殖户引入新品种
“虾病害越来越多,风险越来越大,养虾的前景堪忧。”早在几年前,拥有1100亩池塘的林炳成就已经开始思考养殖的转型。林炳成养殖已有二十多年,其养殖基地位于广西北海,有300多亩的高位池和800多亩的土池。
感觉到虾难养后,他便开始尝试养殖罗非鱼,但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罗非鱼价格持续低迷,他开始寻求其他优良的水产品种。但在广西,除了对虾跟罗非鱼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其它小众品种如果没有相配套的种苗、成鱼出售渠道和技术支持,养殖有一定风险。
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林炳成接触到黄颡鱼,了解到养殖这品种利润不错,凭借自己养虾积累的养殖经验,林跃跃欲试。但毕竟没有养过,他不敢贸然大规模养殖,只是拿了其中一口池塘试养。“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条鱼,刚开始的时候完全的是摸着石头过河。”林炳成告诉记者,由于刚开始对品种特性和技术都不甚了解,所以自己先是通过参考广东佛山比较成熟的养殖技术,然后自己慢慢摸索,边学习边扩大规模。
由于饲料业务关系的往来,广西澳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刘大荣得知其要试养黄颡鱼,主动给林炳成提供自己在黄颡鱼方面的资源。刘大荣之前在佛山南海区域跑过黄颡鱼的业务,对品种产业链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他尝试着为林炳成提供思路,引进苗种,销售成鱼。
“养殖首先要解决苗种问题”,刘大荣表示,由于在广西北海还没有形成养殖规模,当地很少有黄颡鱼的苗种,而苗种的好坏,直接决定养殖效益。“早前北海也有其他养殖户试养黄颡鱼,但由于苗种质量差,鱼长速慢,个体差异大,养殖户亏本,导致当地不少养殖户都不敢再尝试养殖”。而经过佛山的实地观察,全雄苗长速快,规格也整齐,但市场上打着全雄苗旗号的伪劣苗不少,所以刘建议林炳成直接从佛山购买优质的全雄苗。
除了种苗,刘大荣也通过整合自身所掌握的资源,顺利地帮周边养殖户把成鱼卖到云南、重庆等地。刘还表示,澳华除了供应饲料,同时也是养殖户的养殖顾问,希望能通过自身和公司的条件,尽量能够帮助养殖户规划养殖,整合资源,开阔养殖的理念和思路,达到共赢。
混养半年,亩利润可达万元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了解,基本掌握了黄颡鱼养殖技术的林炳成,发现这品种的养殖效益不错,决定加大养殖量。随后,他把原本养虾的300亩高位池和部分土池,转养黄颡鱼。
因养黄颡鱼的池塘,容易暴发蓝藻,所以刘大荣建议林炳成,适当搭配调水鱼。黄颡鱼投放在2-3万尾/亩,而大头鱼和白鲢作为调节水质的混养品种,投放20-30尾/亩,白鲢投放20尾/亩。“通过大头和白鲢的滤食和调水作用,能大大降低蓝藻暴发”。此外,林炳成把之前养虾的调水理念,也应用到养殖黄颡鱼上,通过每月调水,改善水体环境,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跟其它养殖户一样,为了保证饲料能够定点投喂,不被风走,林炳成在池塘用细网围在水面围了一个投料区。但由于搭配有其它鱼,为了避免大头和白鲢吃饲料,他在细网外面用一个粗网把它们隔在投料区外面,网从水面一直围至塘底,且粗网网孔仅能让黄颡鱼通过,把大头和白鲢隔在饲料投喂区外。同时,为了保障池塘的供氧,林炳成还增加了设备的投入,每口13亩左右的池塘配备了5台增氧机。
今年,林炳成一共购买了700万尾黄颡鱼全雄苗,为了保障苗种的质量,每一批他都会亲自去苗场把关。首批鱼在5月1日投苗,投苗的密度为2-3万尾/亩。全程投喂澳华黄骨鱼料,养殖6个月左右就可以达到销售规格。
11月20日,林炳成的养殖基地开始第一次抓鱼,头鱼的规格在4两左右,平均规格2两,亩产3500斤,亩利润达到1万元。目前,林炳成已经把养殖规模扩大至500亩左右,由于尝到了养殖黄颡鱼的甜头,他计划明年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曾经养虾的高位池也改造成养黄颡鱼。
粗网、细网的结合的黄颡鱼投喂区。
由于经常要用微生态制剂拌料,林炳成的养殖场配备了搅拌机。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