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各地冬棚虾养殖已经有一段时间。为了解各地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地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比较熟悉的67位渔行家参加了这次冬棚虾养殖问题调查。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您所了解的产区? [多选题]
渔行家所熟悉的产区分布全国各地,除了传统冬棚虾产区——广东外,也有新兴产区广西、福建、江苏,还有这两年发展比较快的湖北。产区分布比较有代表性。
2、养殖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哪几个?[多选题]
水质恶化快、恢复难是最突出的环境问题。由于冬棚虾养殖过程中的水温低,棚内气压低,水汽多,光照辐射差,以及相对频繁地升降温,导致水质恶化快、恢复难变得非常突出。而近期广东多次“入冬失败”,气温忽高忽低,是造成频繁变温的重要因素。
3、养殖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病害问题是哪几个? [多选题]
偷死与肝萎缩以非常高比例分别排第一与第二,远高于其他病害问题。因为外在环境不断变化,水质恶化快、恢复难,使得白对虾生长受到影响。比如,降温直接导致导致虾吃料减少或不摄食。由于机体存在一定的消耗,时间长了虾就会出现营养性肝萎缩(边界仍清晰),进而引发其他问题。随之环境的负载越来越大,以及虾本身出现如上异常问题,就很有可能出现偷死。
4、产区与病害交叉分析
珠三角、粤东、福建与江苏产区偷死比率都高于平均值,其中对福建产区熟悉的渔行家,高达88.24%选择了偷死,排第一。除了偷死,不同产区还有不同的病害比较明显。现将比率高于50%的病害统计如下。
5、环境问题与病害问题交叉分析
所有环境问题都与偷死、肝萎缩有很高的相关度。选择各个环境问题子选项的渔行家,都有超过50%的人选择了偷死与肝萎缩。其中,有85.71%选择溶氧差的渔行家选择了偷死,有76.19%的渔行家也选择了肝萎缩。另外,有80%选择水质恶化快、恢复难的渔行家选择了肝萎缩。如下面两张图。
还有部分环境因素,有达到或者超过50%的渔行家选择其他病害。具体如下。
水生动物是否发病与三个因素紧密相关。他们分别是动物自身的抵抗力、水环境(包括底等)以及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菌,也有病毒、虫等)。只有当抵抗力差、又赶上水环境不好、再加上有太多的病原微生物,水生动物才会发病。
我们常常将关注重点放在了虾的身上(病原、症状),而忽视了其他两个方面(水环境、免疫力)。事实上,免疫力差,抵抗力弱,也是长时间受恶劣环境所影响。所以,水环境恶化是很多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上述调查结果也能看到这一点。
哪怕是人们常说的弧菌,大多数都是“条件致病菌”。也就是说,它们想呈现威力,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比如虾抵抗力弱,水质恶化,水化指标高,数量特别多(高于阈值),才会导致虾发病。所以,将养殖重点放到“水环境底氧菌藻的管理”上,才能提高成功率。
二、养殖建议
1、适宜时间搭棚
过早搭棚则成蒸炉,过晚则受寒流降温直接侵扰。所以根据寒流、气温动态变化等具体情况,来决定搭棚时间。
2、合理通风和闭棚
由于大棚的保温和光照辐射弱等缘故,大棚里易形成水汽等现象,影响透光和光合作用。同时空气交换量少,气压低,因此晴好天气白天必要的通风尤为必要。在寒流侵袭或阴雨天气里,减少通风或不通风,也显得尤为重要。
3、科学投喂和拌喂促消化
选用消化吸收率高的饲料,采取少量多餐、合理根据水温天气溶氧水质等情况安排投喂,并于脱壳、降温等之前拌喂促进消化,做到吃得十分好,吃到八分饱,吃得不剩多少等,来减少有机废物的积聚。
4、适当使用 “微生态制剂”
温度每上升10度,菌的繁殖速度增加1倍。在陡然升温情况下,频繁使用需氧型的异养菌时,反而会短期内加剧耗氧,引起水变。
5、合理开机,夜里视情况备用化学增氧剂。
6、保持合理水位、透明,冬棚适当提升水位以利于保温。
7、在突然升温前,应该先行轻量多次投氧化剂来抑制水呼吸。为随后保藻、增氧、针对虾本身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赢得时间。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