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仙桃地区成片的黄鳝养殖网箱
被誉为“中国黄鳝之都”的仙桃市,黄鳝占据上海铜川水产大市场62%的市场份额,具有定价话语权。全市黄鳝网箱养殖面积11.37万亩,网箱240万口,黄鳝养殖户1.1万户,黄鳝养殖从业人员2.67万人,黄鳝产业成为仙桃市渔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从1992年开始,仙桃渔民开始探索水泥池养鳝、稻田养鳝等不同黄鳝养殖方式,最后成功摸索出精养塘网箱养鳝,实现黄鳝产业第一次飞跃。从2003年开始,仙桃渔民又开始探索黄鳝“两年段”养殖,实现错峰销售,渔民收入成倍增长,实现黄鳝产业第二次飞跃。从2012年开始,仙桃市和科研院所合作,引智借智,开展黄鳝仿生态苗种繁育技术攻关,在技术方法上采取有土繁育和无土繁育“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经过近4年的不断探索,攻克了黄鳝苗种繁育这个国际性难题,黄鳝苗种人工繁育技术基本成熟,仙桃市黄鳝产业迎来第三次飞跃。
一、繁育规模逐步扩大。近3年,仙桃市通过开展专题培训、集中参观、教授指导、相互交流等活动,广泛发动养殖户开展黄鳝苗种繁育。通过黄鳝繁育大户的示范带动,打消养殖户怀疑观望的心理,开展黄鳝繁育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开展黄鳝繁育的养殖户由2012年的2家发展到99家,繁育面积由不到100亩扩大到1521亩,繁育网箱由1980口增加到146260口,年繁育黄鳝苗4807万尾,每口网箱平均产苗328尾。西流河卫祥合作社2015年投资1900万元,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黄鳝苗种繁育场,并计划到2017年发展到5000亩,苗种产量1.8亿尾,打造全国最大黄鳝苗种繁育基地。目前,仙桃市已形成一点(西流河卫祥合作社)一面(张沟镇)黄鳝苗种繁育区域,大规模集中繁育与小规模自繁自育同步推进。
二、繁育模式不断创新。近几年,仙桃市许多养殖户自发自愿、因地制宜探索开展黄鳝繁育,共摸索出4种不同的有土仿生态生产模式:分别是以陈顷才为代表的稻田有垄模式、以张金甫为代表的池边埋箱模式、以喻伦劲为代表的稻田间作模式、以西流河易卫祥为代表的稻田无垄模式。这几种模式适用于不同基础条件和生产规模的养殖户。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基地宜采用稻田无垄模式,这样节约用地;有稻田的小规模养殖户宜采用稻田低垄模式,这样产出效率较高;无稻田的养殖户宜采用池边埋箱模式,充分利用鱼池边坡土地埋植网箱开展生产。这些因地制宜的生产模式充分展示了仙桃市渔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繁育技术逐渐成熟。黄鳝仿生态人工苗种繁育有许多关键环节,从繁育地点选择、亲鳝及鳝苗培育池建设,到亲本选择及培育、产卵繁殖孵化、鳝苗分离及培育,再到秋冬管理,每个环节都需要勤于思考、精细操作,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原仙桃市水产局局长刘立栋,多年来躬身践行黄鳝苗种繁育,四处学习考察各地做法,积累了大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亲本和幼苗培育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成果。有的养殖户很善于创造性解决问题,凤凰村养殖户陈顷才实行亲本精准配对,每个网箱可产苗近500尾,很多网箱达1000多尾;养殖户张金甫家里没有稻田,就在鱼池周边挖土埋植网箱,做到繁育、培苗、成鳝养殖三位一体,鳝苗生长适应性强,成活率高,为实现“千家万户、自繁自养、自给自足”的目标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式。仙桃市水产局经常性地组织养殖户开展集中座谈,相互参观繁育基地,加强养殖户之间的横向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力推进了仙桃市黄鳝繁育技术的提升。
四、繁育效果日益明显。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攻关,仙桃市解决了黄鳝苗种出苗量不稳定的问题,每口网箱的产苗数量稳定在300-400尾,有的甚至高达1000尾。同时,人工仿生态繁育的苗种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如1个6平方米的网箱,如果投放外地购买的苗种,需要700-800元成本,并且成活率低,风险大,而投放本地人工仿生态繁育的鳝苗综合成本则不到200元,节约成本500元以上。西流河卫祥合作社,以前每到黄鳝投苗时节都要到外地购买野生苗种,苗种价格高,质量没有保障,极大地影响了养殖效益。今年,该合作社成功繁育苗种3500万尾,可供应1.1万口网箱养殖,相对于外地购买苗种可节约成本500万以上,极大地提高了黄鳝养殖效益。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