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每年冬季总有许多矶钓客无畏寒风巨浪在东北角的礁石区耐心等候黑毛的出现,俗称黑毛的瓜子鱲由于肉质鲜美,加上捕获量不高,批发价每公斤价格高达新台币700~1000元(新台币,下同),为高经济价值鱼种,但愿意付出高价一亲芳泽的消费者始终络绎不绝,为发展潜力产业,“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渔业署”与台湾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合作,成功开发瓜子鱲繁养殖与种苗量产技术,让矶钓宠儿变身产业新兵。
台湾原生鱼种,创新养殖技术
“渔业署”说明,瓜子鱲为台湾原生鱼种,主要栖息于台湾东北部礁岩海域,常出没于浪大、宽阔水深之礁岩处,耐受温度介于8~33℃,属于温水性鱼类。台湾冬天寒流来袭水温降至9 ℃以下时,瓜子鱲无任何异状,并不会有冻伤或冻死的情形。瓜子鱲幼鱼阶段为杂食偏肉食性,随著牙齿及消化道发育完全渐渐转为杂食偏草食性,喜欢食用大型细嫩海藻,每年冬季到初春时节会靠近礁岩岸边啃食藻类,此时鱼身肥满,鱼肉中甚至会飘散出海藻的清香。
减少鱼粉使用,环保性的养殖鱼种
“渔业署”表示,由于瓜子鱲以藻类为主食,在饲养过程中可减少鱼粉与动物性蛋白质的使用,是极具环保性的养殖鱼种。目前鱼粉主要来自海洋中的小型鱼类,近年来大部分海洋生物资源逐渐呈现过度开发,鱼粉产量亦受波及,透过草食性鱼种的开发,不但降低生产成本,更可以减少鱼粉使用,有益海洋资源的重建,达到兼顾生态保育与资源永续的目标。
在气候变迁的影响下,台湾週边海域冬季水温偏低,许多养殖物种因寒害大量死亡,业者损失惨重。瓜子鱲具有耐寒的特性,可以取代虱目鱼于文蛤养殖池中作为工作鱼,不但可以在冬季持续清除藻类,提高文蛤产量,更可成为文蛤养殖业者额外的收入来源之一。
复育沿近海渔业资源
瓜子鱲是东北角沿海海域珍贵渔业资源,为了满足沿近海渔业资源复育的需求,“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藉由蓝色经济成长计画,开发出如黑毛这样高经济原生鱼种养殖技术,不但是养殖产业适应气候变迁的重要方向,也是发展栽培渔业,建立蓝色经济成长重要工作。透过计划性渔业资源的复甦,将可为台湾海洋产业永续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