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天福甲鱼助力朝鲜甲鱼业发展
中华鳖,亦称甲鱼、水鱼、团鱼,其鳖肉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是我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宴席上珍品佳肴。浙江辖区食用甲鱼年产量约13万吨,产值约70亿元人民币,养殖规模约占全国50%左右,是中国龟鳖产业第一大省。而萧山则是全省甲鱼养殖的核心区,是我国第一个中华鳖新品种发源地,素有“中国第一鳖”之称,“萧山甲鱼”于2014年9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年产量100吨以上的养殖户约100家,年产量1000吨以上的养殖户约10家,其中出口食用甲鱼养殖场3家,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拥有2个国家级良种场和4个省级良种场,出口养殖企业还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浙江省级龟鳖类规范化繁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甲鱼养殖行业遇到了国外准入门槛高、国内养殖环境破坏等众多发展瓶颈。尽管困难重重,养殖企业还是迎难而上在海外市场赢得了一片天地。2015年1月至7月,共计出口38批、45912只、46.6万美金,同比分别增长31%、10.3%、18.2%。结合萧山当地的情况分析,甲鱼行业目前存在几点困难。
准入门槛高。食用甲鱼输入国日本、韩国等技术标准要求相对较高。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对食品中残留的农业化学品规定了严格的残留限量,涉及700余种化学品残留。甲鱼也是该制度下要求检测的对象之一,目前日本对中国甲鱼的恩诺沙星项目实施命令检查,也就是甲鱼入境须进行批批检验,在检查结果出来前,货物被停留在港口不允许办理入关手续。
国际市场有限。受到饮食习惯等影响,欧美等国家不食用甲鱼,导致甲鱼在欧美市场没有生根的土壤。此外,甲鱼销售均为活体,这给长途运输带来了困难。目前,甲鱼仅销往饮食习惯相近的周边东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
产业拓展难度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土地资源逐年减少,甲鱼养殖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进一步限制。另外,受到“五水共治”等政策影响,浙江省政府启动关停温室大棚,现有的1300万平方米温室大棚预计今后3年内要关闭600万平方米。
养殖环境破坏。随着城市工业园区向外周迁移,原本养殖区域周边环境受到工业进驻的影响,水污染问题严重,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有机污物等指标偏高,pH值不稳定。水源的破坏导致甲鱼病菌的交叉感染和内源污染的风险加剧。
困难的背后,甲鱼养殖出口的潜力同样存在。
国内养殖规模大,东南亚需求旺盛。国内食用甲鱼养殖技术稳定、养殖规模庞大,食用甲鱼的年产量高达13万吨,而目前甲鱼年均出口量仅100吨左右,出口量仅占全省养殖量的0.07%,出口量储备丰厚。另外,海外需求旺盛,拓展空间巨大。以日本市场为例,日本对甲鱼的保健有效成分与功效的研究及其深入,对甲鱼的食用料理技术研究也比较成熟,然而日本国内因土地资源、环境要求和养殖成本居高等种种原因,养殖量逐年减少,继续通过外海市场补充。
国内市场萎靡,企业出口欲望强烈。近年来,国内中高端消费市场日趋萎缩,酒店餐饮业的低迷导致食用甲鱼销量不佳。为弥补国内市场萎缩的影响,食用甲鱼养殖企业多方寻求扩大海外市场。如食用甲鱼养殖省级龙头企业龚老汉为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于2013年起在韩国独立设置自营销售网点,将自己养殖的食用甲鱼直接销售到韩国家庭,实现了“内外”无缝对接。
养殖技术先进,品种国际认可度高。通过三十多年的培育发展,辖区内食用甲鱼养殖业已形成了集良种场、示范基地、饲料加工、产品出口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推行先进的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模式,食用甲鱼的孵化率、成活率、商品率大大提高,特别是温室大棚养殖采用日光与地热设施空调交替加温模式,实现了节能健康生态培育模式,既节约了成本,又降低了大气污染。此外,现在出口的食用甲鱼品种为日本品系中华鳖,该品系是1995年从日本引进原种,经过12年6代的不断选育、繁育,目前已被国家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水产新品种——“中华鳖日本品系”。该品系抗病力强、营养丰富、繁殖速度快,国际市场尤其是日本市场对该出口品系具有很高的认同度,为扩大出口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