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公司研发配合饲料工厂化养殖东风螺
东风螺俗称“花螺”、“海猪螺”和“南风螺”,因其肉肥味美、酥脆爽口,是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但由于近年来的过度捕捞,造成海上天然东风螺资源匮乏,价格一涨再涨。目前,40~80粒/斤规格的东风螺收购价已达50元/斤。
近年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使东风螺一度成为南方颇为热门的海水养殖新品种。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飞公司”)更是开启东风螺工厂化养殖模式,加足马力进军东风螺养殖市场,并将东风螺工厂化养殖纳入到公司主营业务的四大板块之一。
养殖设施标准化
腾飞公司目前共有东风螺养殖池239个,均为5米×6米×1米规格的标准水泥池,每个池统一铺设镂空砖架空池底,上面铺一层5~6cm厚的干净海砂,中间用60目网分隔以防止海砂掉入池底。需要注意的是,海砂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太细会透过网目掉入池底,难以清理,进而会污染水质。
水源取自于附近海域。先将水抽入巨大的沙滤池中,经过多次沙滤后,再将其放入养殖池中。养殖池的水保持24小时流动状态(即对流水),并将池水稳定于60cm左右。
采用底层增氧技术,将增氧管埋于细砂之中,24小时不停供氧。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维持水中溶氧平衡,二是可以将池底的残饵、有机物氧化掉,防止泥沙变黑、水质污染。
放养密度科学合理
管理方式不同,放养的密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东风螺放养的密度越高,风险系数就越大,且生长较慢,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引发病害暴发。密度越疏,生长越快,成活率也越高。但苗种放养前期不宜直接放得太疏,这不利于管理。因为前期苗种较小,活动范围也较窄,分得太疏会给投料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饲料投多了,吃不完,污染水质,第二天还要清污;投少了又有很多螺吃不到。
腾飞公司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一个30m2大小的标准池投放30000粒规格为2000粒/斤的幼苗为最佳,经过7~8个月的生长,东风螺可以长到40粒/斤,每个池的产量大概在300~500斤之间。
研发配合饲料喂养
众所周知,东风螺是肉食性贝类,能够主动觅食。在自然海域中,主要觅食对象为双壳类和其他动物的尸体。孵化后的浮游幼虫期,以浮游单细胞藻类为食,变态后,转变为肉食性。传统饵料主要是小杂鱼、蟹肉、虾肉、蚝肉,一般选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小杂鱼,且能大量提供,但工作较多,要去头去尾,开肚,剩净肉洗净再经切肉机切碎方能投喂。
腾飞公司突破了传统的养殖模式,自主研发出东风螺配合饲料,此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中草药成分(板蓝根、罗汉果)。投喂小杂鱼容易携带病菌、虫体进入养殖池,容易导致东风螺患病,而投喂配合饲料可以切断这条传播途径,减少病害,减少药物的使用从而提高水质,把有毒有害物质的量控制在使用安全允许范围内。配合饲料投喂方便、安全高效、可控性高,每天只需投喂一次,每次在下午4、5时开始投喂。控制水温在18~32℃时,幼苗期的东风螺摄食量可达体重的15%,在规格为500~2000粒/斤摄食量占体重的5%,在200~500粒/斤摄食量约占体重的3%。
重点预防三大病害
东风螺养殖中,目前出现的病害主要有三大类型。
一种叫脱壳病,或叫走肉病,螺肉从螺壳里爬出来,几天后死去。这种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不会马上暴发,且其他螺摄食均正常,所以有时容易产生错觉,但经过十几天的潜伏期后将大面积感染发病,严重时全部死亡。秋、冬交换季为脱壳病的高发季节。
第二种是弧菌暴发病。此病来势凶猛,染病的螺池先是摄食量突然减少或不吃,2-3天后,大量爬出沙面,呈无力状躺在那里,突出吻管,用显微镜下解剖看到大量弧菌在吻管及体液组织内。严重时也会全部死亡。
第三种是肠胃病。此病常见于暴吃引起,特别是夏季高温期,投过多或不新鲜的饵料造成,表现为过量摄食后,次日摄食量急剧减少,以后的3天均不进食。
针对以上三大病害,腾飞公司东风螺养殖技术总监杜德明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保持水质新鲜,充足溶氧。第二,提早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昼夜温差和季节交替变化时的温差过大对东风螺的影响。第三,适量投喂,及时清理残饵。第四,适宜的放养密度。第五,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提高抗病力能力。第六,勤于巡池,及时记录生产情况。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