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份,本该是第二造放苗的高峰期,但华南养虾业却提前感受到了寒流:养殖户信心不足、各地投苗率低,空塘、转养、弃养等现象四起。而导致这股寒流的一大原因就是,今年的虾养不大!从年初开始,各地就陆续有养殖户反馈称:今年的虾苗养不大,60天的虾就长到近200头。而这一问题也愈演愈烈,成为今年养殖户的另一个梦靥。
对于“虾养不大”的问题,其实前几年就有一些零星的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些案例,但彼时大家关注的焦点都在EMS身上,因此对“虾养不大”的问题关注和研究都不多。直到今年上半年,“虾养不大”这个问题成为华南养虾业的普遍现象,并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投苗信心,甚至有成为压跨养殖户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说“虾养不大”已经成为今年华南养虾业的最大关注热点。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虾养不大”呢?以往的观点认为,“虾养不大”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种苗、水质、养殖管理等等都有可能,但这些观点只能解释往年的个例,今年上半年华南 “虾长不大”的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普遍性、大范围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重新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的“虾养不大”。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导致“虾养不大”的各个有可能的原因,为此中国水产门户网特制作专题,和广大网友一起追踪“虾养不大”的真正原因!
种苗问题
虾苗养不大,养殖户质疑最多的自然是虾苗/苗种问题。从年初开始,中国水产论坛上就有不少网友爆料称今年的虾苗养不大,而作为中国亲虾的第一品牌SIS备受质疑,不少养殖户表示今年SIS亲虾的虾苗生长速度和稳定性明显不如去年。不过头造虾的养殖结果表明,今年虾苗长不大的现象,除了SIS虾苗之外,其它亲虾品种的虾苗也都有很多“养不大”的案例,养不大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抛去其它因素,最近几年国外亲虾质量下降或不稳定已是业内共识,如果国外亲虾的选育路线偏离,最终导致目前进口的亲虾不再适应当前中国的环境条件,那么出现“虾养不大”这种水土不服的现象,也许只是这场灾难的开始。
病害问题
白对虾生长缓慢的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倢研究员几年前就开始展开研究。2014黄倢在接受中国水产门户网的采访时表示,导致对虾生长缓慢的寄生虫,全名为“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这种寄生虫主要集中侵害对虾的肝脏,简称虾肝肠胞虫。感染了虾肝肠胞虫的对虾,没有出现太多明显的死亡,尽管虾子比较小,但肠、胃仍然充满着食物,肝胰腺略微萎缩,发软,但颜色比较深,所以从表面上看起来,虾并没有明显病症问题,但就是不长个,偶尔伴随有白便。
另有研究表明,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主要感染对虾的肠道表皮,进而感染肝胰腺,引起对虾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严重的出现肠炎和肝胰腺萎缩。今年国内也有企业采样检测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共计对696例样品进行PCR检测,其中11例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呈阳性。这表明,在对虾生长缓慢的样品中,有一定比例的对虾是感染了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但它的影响有多大,还需继续深入研究。
天气因素
作为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天气对白对虾养殖的影响不言而喻。今年是厄尔尼诺年,有报道称2015年或因厄尔尼诺现象,从而引发各种极端天气。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养殖户普遍感觉今年养殖大小环境较去年更差,特别是华南地区,放苗之前久旱无雨,高温闷热,海水盐底偏高,但养殖户担心失去投苗时机,只能硬着头皮投苗;而到养殖中期,华南地区的降雨则如洪水猛兽般扑来,这种极端天气大大影响了白对虾养殖。
还有一种观点,今年的极端气候影响藻类,藻类影响水质,水质引发虾病。因为藻类总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有的藻类对养虾有利,有的对养虾不有利,虽然我们放苗之前也对水体进行消毒,但是在露天养殖条件下凡是与气候相适应的东西只靠一两次消毒是很难改变的。
饲料原因
饲料问题导致虾生长缓慢的问题,常年都有报导。特别是在几年前小饲料厂横行的时候,因为小饲料厂资金技术有限,当原料价格出现波动时,为了节约成本,常变换配方导致饲料品质下降。这种情况下,虾吃料看似正常,特别是在前一个月看不出什么差别,但是在养殖的中后期差距逐渐显现出来,这种虾一般体色偏深,色素沉积,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身虾,这是营养不良导致长期不脱壳的表现。饲料系数常超过2.0,甚至有一些达到3.0的。
另一种情况则是虾饲料变质导致的生长缓慢。饲料因为工艺或保存原因导致饲料发霉变质,产生毒素。素质的积累常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这种情况一般都伴随有虾软壳,吃料缓慢,慢性偷死的现象。
由饲料原因导致的对虾生长缓慢,常有一些共通性,如同一时期、同一区域、同一饲料品牌、同一养殖情况等。虾作为一种底层的低级动物,属杂食性,通常摄食一些浮游植物甚至一些有机物也能生长,但是在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下,饲料是最主要的营养来源,当以上的共通性高度统一时,我们就需要考虑是否是饲料问题了。
养殖环境变差
作为白对虾的养殖老区,华南养虾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问题:过于追求产量和效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白对虾的养殖密度越来越高,而且污水都是直接排入大海,导致病菌的交叉感染和内源污染。这一问题在一些围垦地区尤为突出,因养虾引起的水源水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对虾生产。当然,其它养殖老区,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抗生素的污染问题,有研究表明,我国地表水中含有68种抗生素,且浓度远高于国外。尽管导致抗生素超标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水产养殖一直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问题,而它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除了会导致耐药性问题之外,还会破坏水环境的微生态平衡。
池塘老化
一些虾塘经过多年的生产,虾塘的“老化”进程加速,造成底部污染、易滋生细菌,但受资金等因素影响,养殖户无力对其进行翻新、改造。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华南养虾追求高产高效,养殖密度不断增加,造成残饵增加,生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腐烂、分解、淤积,产生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等有害物质,不少虾池长期以来没有很好清污,造成底质污染日益加重,破坏了虾塘原有的生态平衡。池塘老化是影响对虾生产的一大因素,对虾喜清新的环境,底质受到污染而黑化后会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虾生长,且底质不好时虾也不愿潜底;虾池池底黑化,造成底部污染,易滋生细菌,细菌大量繁殖则引起对虾疾病的发生,轻则影响生产,重则引起大量死亡,造成损失。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总结:导致“虾养不大”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往年都是个例,原因也很容易找得到,但今年华南地区“虾养不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普遍性、大范围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的影响还在延续,甚至危害到了产业的继续发展。以上这些问题中,你认为哪个因素才是导致今年“虾养不大”的最主要原因呢?欢迎点击查看专题。
更多内容,请点击访问专题:http://yuyao.bbwfish.com/item/zt/055/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独家报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