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河道清养已进入扫尾阶段,最后的6000多米围湖将在一个月内清除。”几个月来,绍兴高新区东湖镇水产村党支部书记高关兴一直为村庄水面清养的事忙碌着。从今年5月份开始,水产村开展水面清养行动,仅两个多月的时间,水产村就成功清除网箱450多亩,河蚌400多亩,拔掉竹桩17万根,涉及156户农户。
水产村共有村民3900余人,却无一分土地,2000多亩的外荡水面是全村渔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围湖养鱼、养蚌便成了水产村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仅招投标水域承包养殖,村集体收入可增加上百万元。然而在为村庄和渔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聚宝盆”,却因网箱养殖的盲目扩大和养殖不规范,造成村庄水环境遭到破坏。 “‘五水共治’,我们不能拖后腿。”高关兴说,水产村面对抉择,选择了“壮士断腕”,全面清养,以守护好养育一方的清清河道。
以渔为生就像刻录在村民身上的基因,一时间改变谈何容易!然而,“渔村掌门”高关兴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清养工作启动后,他挨家挨户作动员,踏看指挥河道清养现场,几个月下来,高关兴整个人瘦了、黑了。正因为宣传到位,清养行动也顺利推进。村民识大体、顾大局,全力支持“五水共治”工作。“不能用牺牲子孙后代资源的办法,来换取一代人的富足。”很快成了这一小渔村的共识。
清养过程中,高关兴还设身处地地为养殖户们解决难题。“书记,网箱我同意拆,可是河里的3000多斤鱼苗养了几个月了,死了可惜啊!”村里的养殖户鲁连元向他反映这一情况。事实上,在水产村,像鲁连元这样养殖鱼苗的村民不在少数。高关兴当即与村干部们商讨对策,并向渔政部门求助。渔政部门了解后,愿意将村民的鱼苗全部收购。养殖户们对此连声称赞,卖完鱼苗,养殖户都主动拆除了自家网箱。养鱼、捕鱼的行当不能再继续了,村民们何以为业?“弃渔从商。”高关兴说,村里兴建的大昌水产批发市场让很多村民成功转型。
原先遍布水面的网箱、竹桩等养殖设施被清理干净,村庄的里江河道也全面清淤整治。如今,走进水产村,河水清清泛着柔波,岸青柳绿,一派水乡风光。高关兴的治水行动并没有止于此,村庄建立了一支21人的水上保洁队伍,村干部分片担任河道包干责任人,建立护水长效机制。作为“渔村掌门”,高关兴必定每天两趟到村庄沿河走走看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村民们弃渔清养换来的治水成果,我一定要守护好。”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