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在水产业的动保领域,连锁经营(包括连锁店、直营店、加盟店等形式)的模式越来越多。不管是像利洋、渔愉鱼、好润这样规模较大、遍布全国的连锁企业,还有很多5、6家店至几十家店的区域性连锁企业。
抛开上述几家“巨头”不说,就区域性的连锁企业来讲,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除了选择相对较便捷的模式以外,最渴求的无疑是外来融资的支持。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在外部资本眼中,你的企业有多少价值?换言之,你所打造的渠道网络,值多少钱?
对于渠道网络的估值,首当其冲,自然是本身的规模,规模越大,意味着包含的交易量越高,整合在其中的利益点更多。换一个角度看,出于对冲销成本、最大程度拓展利益空间的属性来看,这本身也是连锁企业的内在冲动。
资本是要寻求回报的,对于动保营销的网络而言,未来增值的来源大致有两个:盈利模式的稳定性,和未来成长的空间。
从目前主流的经营模式看,如果没有从事生产,单纯依靠产品的经销,综合当前的养殖形势,再考虑到让渡给上游的费用支出,各项营销风险,这样的模式还远算不上足够的利润空间,如果再考虑到连锁经营比传统夫妻店所需支出的更多成本,显然很难进入资本的法眼。
对于创业者来说,动保行业由于前期投资不大,是一个相对易上手的行业,但一旦涉足连锁,就必须做出自己的衡量,成本可能会在短期内快速增加,而回报却需要一步步的历练来积累。这就像一条函数曲线中的两个变量,共同左右这曲线的上下走向。
如果我们把“资本”的概念做一个扩张,把它看成是各家财大气粗的农牧集团,这一组函数中的变量就突然增多了。假设企业作为买家,最看重的,恐怕是填补其本身相对薄弱、或者空白的业务领域。
同样道理,如果还是较为单薄的经销个体组合,对于买家来说,或者约等于短期内开了一大群经销商。那么从资本对未来增值的两大来源考虑,恐怕其中的含金量并不太高。我本来就没怎么涉足这个领域,单纯卖一群经销商回来,有多大作用?
有一个有利的趋势是:有不少连锁企业不仅销售动保,还有GSP药店,还有生产板块,而且近年来不少连锁企业开始向上下游延伸,如开设养殖基地、涉足流通和种苗等等。这些无疑都是给连锁企业增重的砝码,不仅有网络,还有实体经济和成熟的团队,同样的营销渠道网,由于有了这些资源做为基础,不仅盈利点增加,整个系统也愈加稳固。
笔者认为,连锁企业的含金量,根本在于自身所蕴含的价值,或者是独特的技术绝活,或者是领先的特色产品,又或者是养殖、种苗、流通等成熟业务,最起码是一个能冲能打的团队。如果单纯看规模,恐怕是门店数量再大,所经销的产品种类再多,也算不上是一个“具成长性的价值体”,特别是放在养殖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或许自身的生存都不容易,遑论做大做强。
1.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2.作者:孙岁寒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