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2点,海大集团(下称海大)旗下珠海容川宣布鲈鱼料和海水鱼料降价350元/吨,而珠海海龙、广州容川同时宣布对鲈鱼料和海水鱼料再次降价100元/吨。
紧接着,通威股份(下称通威)旗下珠海海为跟进降价,海水A料再降价100元/吨。这是海大、通威在珠三角海水鱼料连续两天降价,二连降幅度达到350元/吨;比广东粤海饲料集团(下称粤海)7月10日降价300元/吨还要多50元/吨。
这意味着,7月10日晚间,粤海、海大、通威三大巨头在珠海海水鱼料市场的降价正在持续发酵、引起连锁反应,或将成为华南水产料全线降价的导火线。
事情是这样的:粤海、海大、通威7月10日率先在珠海海水鱼料降价,而粤海的降价幅度不仅比海大、通威多50元/吨,而且同时宣布珠三角、粤东、福建地区白虾料降价300元/吨,随后7月11日中午恒兴股份也宣布珠三角、粤东、福建地区海水料和白虾料降价300元/吨;恒兴的加入把这场价格战推向高峰。
7月11下午6点,海大旗下珠海容川、湛江海大等子公司宣布华南地区虾料全面降价,7月11晚9点左右,粤海宣布整个集团虾料全面下降300元/吨,石斑鱼料降价500元/吨;随后海大、通威海水鱼料二连降……
这场由珠海海鲈料价格战已经波及华南所有特种水产料,从海水料到虾料、混养料、泥鳅料、黄颡鱼料、石斑鱼料,从珠三角到粤东、粤西,再到向整个华南市场蔓延,而且澳华集团、江门明辉、珠海德海、珠海世海等企业纷纷跟进这场价格战。业内人士估计,下一波降价可能将是今年已经三次降价草鱼和罗非料。
从这场降价狂潮的背后,实质是两大集团在珠海海水鱼料的角力发展到华南市场的全面博弈。作为华南水产料霸主,但海大在特种鱼料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而作为特种水产料霸主,粤海在海水料拥有不可争议的话语权。
海大高层对这块市场的表现很不满,所以这两年开始屯守重兵进攻海鲈料市场,不但从粤海高薪挖人,而且增加广州容川和珠海容川两个品牌,谋求抢夺海水鱼料霸权。
这两年,粤海正在谋求大跨越大发展,淡水鱼料是粤海未来的发展重心。而海大在淡水鱼料尤其是华南淡水鱼料拥有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因此,这场市场博弈,实际上是粤海和海大两大集团各自发展的需要,都是在各自的劣势市场。
海大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淡水鱼料市场已经占有比较稳定的市场,按战略部署,下一步必然要向高档料市场扩张,这是企业发展战略和完善产品结构的必然结果。观察人士认为,海大谋划这场大战已久。海大强攻海水鱼料更是一箭双雕的美事,一方面抢占市场,一方面拖慢竞争对手进军淡水料的步伐。“珠海海龙亚洲最大单厂,但长期产能过剩,连亏两年。海大急需增加海水鱼料销量,改变现状。因此,调整了竞争策略:不惜代价,把质量做到最好。因为海大销量量小,甚至可以不赚钱;去年海水料粤海升价,海大不升价,因为海大暂时没想过在海水料挣钱;欠款额度比粤海还猛,本来粤海最近这几年海水鱼资金卡的比较紧了,但是海大搅局不得不让粤海放宽资金政策。海大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销量做起来。作为上市企业海大资金实力雄厚,更看重长期市场份额,而不是短期利润。
同为水产巨头的粤海,不会坐以待毙。在去年稳住市场后,今年开始吹响反击号角。并购中山泰山显示了粤海进军淡水鱼料的雄心不可挡,而率先在虾料市场降价更是反击对手的重要举措。
“海大在海水料市场份额小,挑起价格战打击粤海;而在珠三角、粤东甚至是福建地区虾料市场,海大都长期霸占第一位置,粤海用意很简单,就是在海大市场占有率高的地方降价。”之后,海大开始反击,整个华南虾料全线降价,而随后的粤海更是整个集团虾料全面降价,“普通淡水料很可能成为下一波”。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两大集团都是用相同战术。”业内分析师认为,海大和粤海在珠海海水鱼料的这场攻防演练完全可以写进教科书。从海大在水产版块的战略部署和产品结构来看,发展高档水产料是必然结果,从这个角度看,在海水鱼料上与粤海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按照同样的逻辑,除了粤海,海大今年在珠三角生鱼料市场的枪口同样瞄准生鱼巨头旺海。这次围魏救赵式的攻防战,是面对海大在高档料市场的进攻,粤海率先反弹。随后是否会有更多中小企业加入,尚待观察。
作为市场霸主,受到各方挑战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表现。所谓的市场竞争指的是利益的争夺,谁掌握了市场主体,谁就拥有更大的竞争能力。
不过,海大和粤海在这场大战中都没有输家,在目前水产饲料大局还在变化之中,仍然处于大浪淘沙的洗牌进程中,“加多宝PK王老吉,和其正不见了”。在今年水产料竞争加剧,大北农等畜牧巨头不断进军水产料的背景下,海大和粤海掀起的这轮价格战,真正痛苦的是小企业,小企业未来生存压力将与日俱增。“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不见了。”这句名言,在水产饲料格局上同样适用。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饲料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