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日,威海市完成第二季度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工作。本轮监测首次增加了鱼卵和仔稚鱼评价指标。
鱼卵、仔稚鱼是鱼类早期生活史的一个重要环节。摸清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和数量,对于认识威海市海域鱼类资源现状,促进渔业生态研究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年度方案,今年威海市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共计五类、52个项目,较上年增加了包括鱼卵与仔稚鱼、多氯联苯等在内的9项指标。其中,根据北方鱼类发育与排卵时间,鱼卵与仔稚鱼项目于5月份开展。此次监测本着均匀布设的原则,在全市近岸海域175个趋势性监测站位中,选择其中23个站位开展该项目监测,主要内容包括鱼卵与仔稚鱼的种类、密度和分布情况。本轮监测现场共采集鱼卵与仔稚鱼样品23个,目前正在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
近年来,威海市通过增殖放流、伏季休渔、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建设手段,促进渔业资源修复与养护。2014年,威海市组织开展了牙鲆、黑鲷、中国对虾等共11个海水品种的增殖放流活动,并首次组织开展了鲤鱼、草鱼等淡水鱼苗种增殖放流,共计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3.3亿单位,近海鱼类资源得到明显补充。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