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8号台风“鲸鱼”于今日(21日)11时在南海中部海面生成,强度为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其中心位于我国西沙永兴岛西南方约140公里的南海中部海面上(北纬15.9度、东经111.5度)(见图1)。
预计,“鲸鱼”中心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逐渐向海南东部至广东西部沿海靠近,并将于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在海南东部至广东西部沿海登陆,预计登陆时强度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大风力8~9级,风速18~23米/秒),登陆之后强度将逐渐减弱。
受台风影响,21日至23日,南海大部海域将有6~7级大风,阵风8~9级;其中南海西部有8~9级,阵风10级的大风(见图2)。21日至24日,南海中北部和华南南部自南向北先后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日雨量100~130毫米)(见图3);其中22日至23日强降雨主要出现在海南,23日至24日主要出现在广东、广西。上述大部地区过程累计雨量40~80毫米,海南中北部和南部、广西东南部和沿海地区,广东中西部沿海地区雨量有100~200毫米、局地可达220~25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有50~70毫米。
图1 第8号台风“鲸鱼”未来72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
(6月21日11时至24日11时)
图2 第8号台风“鲸鱼”大风预报图(6月21日至23日)
图3 降雨量预报图(6月21日至24日)
台风“鲸鱼”将给南海海域、华南南部及沿海地区带来较强风雨天气,海上船只和作业人员需及时回港避风。另外,台风带来的较强降雨将使海南西部旱情得到明显缓和,部分地区旱情可能解除。
台风期间,水产养殖需注意哪些问题?养殖户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池塘养殖:延长增氧时间
池塘养殖是华南地区主要的水产养殖模式。台风暴雨期间,池塘水体的溶解氧因为池水上下层对流,阳光少,光合作用差,极易导致池底溶解氧不足,同时,水温、pH值、盐度也会降低。而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偏低,会导致池底的有机质无法正常进行氧化分解,从而产生更多的氨态氮与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对养殖品种产生伤害,极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因此,养殖户在台风期间,需特别留意池水溶解氧的变化,特别是池底溶解氧不足的时候,应增加增氧时间。必要时,在晚上8点钟左右,投放一些增氧剂。这不仅可以增加池塘底部的溶解氧,而且还可改善池底环境,防止养殖品种出现浮头等情况。同时建议在台风暴雨前后,往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营养类物质,以增强养殖品种的抗应激能力。对pH值在8.5以内的池塘,可泼洒生石灰,平均水深在1.5米~2.0米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0kg,化浆水后全池泼洒,以调节养殖水体的pH值。对水质变清的池塘,池塘中可投放生物菌肥、复合肥料等,以保持池塘有足够的肥度及藻相和菌相的平衡。对水质过浓,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等,以改良池塘水质和池塘底部的生态环境。但在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必须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
网箱养殖:降低应激反应
网箱养殖是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模式。在华南地区,抗台风的深水网箱养殖所占比例很小,大部分还是传统的鱼排式网箱养殖。台风暴雨期间,网箱养殖鱼类会产生极大的应激反应,加之网箱活动空间狭小,鱼体表面极易擦伤。同时,水流的影响,使得养殖鱼类能量消耗增大,抵抗力下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烂皮烂尾现象,诱发细菌性、寄生虫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养殖户在台风过后,应尽量采用低刺激消毒剂,如活性碘、水产用二溴海因或高锰酸钾泼洒等对鱼体消毒,可有效地防止鱼体因擦伤所引起的体表溃疡、烂皮烂尾等继发性疾病。如果情况严重,对摩擦、堆挤受伤的鱼进行药浴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将受伤的鱼集中捞到一个网箱或大桶中,以土霉素25g/m3的剂量,浸洗30分钟左右;后以5g~7.5g/100kg鱼体重的剂量拌饵投喂,每日1次,连续5天~7天。同时,在投喂新鲜饲料的过程中,适量添加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C、矿物质以及活性物质等营养物质,增强鱼体的抵抗能力,内服抗菌素、大蒜素等药物进行必要的预防。及时清理受灾网箱,对存留在网箱底部的污染物和死鱼要及时捞出,并按网箱登记死亡鱼的数量、重量,以便过后补放苗种。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