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黄河,清洌湛蓝,一排排规格不同的冷水鱼养殖网箱静静地漂浮在河面上。近年来,海东市化隆、循化、民和三县沿黄地带依托黄河资源优势,在黄河库区风风火火地发展起冷水鱼养殖业。目前,该养殖产业在青海省乃至全国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青海省头牌绿色生态产业。
发展冷水养殖得天独厚
黄河两岸的循化、化隆、民和三县独特的生态地位和气候条件,是发展冷水鱼网箱养殖产业的理想水域。这几年,循化、化隆的黄河两岸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冷水鱼养殖发展模式,从最初的金鳟、虹鳟等单一鱼种,逐步扩大到高白鲑、中华河蟹、三文鱼等多个冷水鱼种。
“串珠状”黄河梯级电站水域资源优势又是冷水鱼稳步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地处黄河北岸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内清清黄河水蜿蜒167公里,宛若一条绿丝带,串起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杨、公伯峡、苏只5个大中型梯级电站,为发展冷水鱼网箱养殖产业造就了11万亩开阔平静的水域。目前,化隆县已建成海东市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
循化境内的公伯峡、苏只、黄丰、积石峡等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形成约10万亩的水域资源,其中可利用的水域面积4.8万亩。库区水域具有明显的冷水体特征,水体洁净、水质良好,具备生产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的基础条件和发展高原绿色冷水渔业的优势条件,水产品以绿色环保、营养丰富,畅销全国各地。
冷水鱼游出省内外市场
2014年冷水鱼“跳”向清食展大舞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价值极高的冷水养殖鱼已经悄然“游”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几年来,化隆县依靠高海拔优质水、低水温的养殖环境,所生产的虹鳟鱼、金鳟鱼、齐尔白鲑鱼,肉质肥厚细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2013年青海首届年货商品博览会上,白鲑鱼和三文鱼等冷水鱼产品更是以其高档新鲜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成为大众选购的焦点。
目前,除满足青海省市专卖店和专供餐厅外,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大连等10多个国内一线城市,并打进沃尔玛等国际大型超市,已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营销网络。作为新型产业,冷水鱼养殖正从幼苗迅速变为“摇钱树”,已成为海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拓宽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
仅在2014年青洽会期间,化隆县三文鱼销售额突破2万余元,签出订单27万公斤,冷水养殖的虹鳟鱼、金鳟鱼等特色产品也吸引了国内外客商的眼球。记者了解到,当前销售最热的是虹鳟和金鳟,市场价虹鳟一般在40元/公斤、金鳟60元/公斤。
近年来,面对这项优势产业,化隆县全力以赴打好“绿色牌”、“高原牌”和“清真牌”,包装和推介具有化隆特色的黄河鲑鳟鱼产品,提升化隆品牌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冷水鱼打出了金品牌
鲑鳟鱼类,如三文鱼、虹鳟鱼、大马哈鱼,只能在低温水域中繁殖、生长,因此被称为冷水鱼。由于养殖条件限制,国内冷水鱼产业发展范围并不广。“冷水鱼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严格,欧美一些国家甚至用能否养殖虹鳟鱼作为检测水源清洁度的一个指标。”青海省农牧厅渔业局局长王海说:“在黄河源头发展冷水鱼养殖业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目前,化隆已打造出青海最大高原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已成功注册了“金尊隆”、“黄河鳟龙”、“宝河源”、“海林生态”、“天意至鳟”、“伊尊源”、“三江渔”等7个鱼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认证。完善并形成了“政府政策引导、合作组织实施、农业部门监管、技术单位服务、群众直接受益”的全新运作模式,大力开展立体养殖、配套养殖,促进循环利用,提高渔业效益。
冷水鱼养殖富了百姓
“一人富,富一家;全村富,富一片。”继“拉面经济”之后,冷水鱼养殖业已经成为化隆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新亮点,正在沿黄河经济带如火如荼迅猛发展。
近年来,化隆县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工作目标,充分利用11万亩水域资源优势,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和兴办水产养殖合作组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方形网箱611个21996㎡,深水圆形网箱42口19656㎡,网箱面积累计达到41652㎡;水产养殖合作社达12家,其中获得“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称号的有10家,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有6家,带动农户202户,年投放鱼苗75万尾,实现捕捞产量52.6万公斤,实现产值2104万元,纯收入达631.2万元。
2014年底,循化县存网各鱼类65万尾,年内出售成鱼550吨、实现产值2200万元,纯收入1100万元。今年新建成水库养鱼网箱48亩,计19500 ㎡;建成集养殖、观赏、游钓、品尝、体验于一体的观赏休闲渔村渔庄2处,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可增加旅游收入3000万元。
一花引来万花开。沿黄地区的冷水鱼产业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带动了邻村和周边村镇冷水鱼迅速发展,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如何壮大冷水养殖规模
面对如此诱人的广阔“钱”景,如何做大做强冷水鱼产业,使海东渔业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
目前,冷水鱼养殖已朝着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迈进。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渔业科研开发能力弱、制种和饲料过分依赖进口、水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发展难题,困扰着冷水鱼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相关专家提出:用科学理念发展特色农牧业,有效利用水域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加强水产良种场建设,增强良种繁育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保证科技人才投入;积极培育新型现代渔业经营主体,形成良种培育、养殖、加工、储运、销售产业链,打造生态、安全、优质为一体的高原冷水鱼品牌,全力以赴打好“绿色牌”、“高原牌”、“清真牌”,包装和推介具有鲜明特色的黄河冷水鱼产品。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