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箱中的鲍鱼
短短5年时间,“中国鲍鱼之乡”、“连江鲍鱼”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江鲍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一系列实至名归的荣誉让连江县持续把住强劲的“鲍”发力,让鲍鱼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业兴,百业旺。连江美鲍借着“中国鲍鱼之乡”这股强劲风头将再起航。
记者 陈聪文/文 刘子豪/图
“世界鲍鱼看中国,中国鲍鱼看福建,福建鲍鱼看连江。”凭借着优越的海域环境条件,鲍鱼产业一直是连江县最大的渔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2010年6月,连江县被授予“中国鲍鱼之乡”称号,时隔5年之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复审,结果一致通过继续保留连江县“中国鲍鱼之乡”的称号。
短短5年时间,“中国鲍鱼之乡”、“连江鲍鱼”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江鲍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一系列实至名归的荣誉让连江县持续把住强劲的“鲍”发力,让鲍鱼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业兴,百业旺。连江美鲍借着“中国鲍鱼之乡”这股强劲风头将再起航。
安凯乡同心村海域养殖规模全景
同心村里首座电梯房正在建设
“一粒鲍”的经济连锁效应
同心村盖起首座高层电梯房
“我们村盖起了第一座的高层电梯房,还要建一个公园,搞海滩观光旅游。养殖鲍鱼不仅让渔民致富,也让村发生了意向不到的变化。”连江县安凯乡同心村一养殖户林连忠告诉记者。
林连忠是该村的鲍鱼养殖大户,养殖了100多万粒的鲍鱼,同时还拥有自己的育苗场。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植下,鲍鱼养殖也逐渐走向持续发展之路,从养殖到加工到销售,整条产业链也逐渐完善,渔民们在养殖鲍鱼的观念上也从盲目追随到理性科学养殖。
“去年养殖户的收入均有10—20万元,收入稳定也让养殖户吃下定心丸,不再一味盲目的靠天吃饭,而是有了更合理的规划,这对于鲍鱼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林连忠说。
记者来到同心村海域,一眼望去犹如一座“海上村庄”,清澈的海水上,养殖户们驰骋着小渔船来回忙碌着,而这个季节大多正是养殖鲍鱼苗的阶段,耐心和细心养殖是关键。
“每天除了有工人24小时管理喂养之外,一周还有两到三次的水质监测,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等越来越完善,让我们更安心的养鲍鱼。”一名正在喂养鲍鱼的养殖户说。
据了解,安凯乡后才里海域是国家级鲍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为全县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辖区内有奇达、沙沃和同心三个养殖专业村。2014年该示范区鲍鱼养殖面积4500多亩,养殖户1300多户,涵盖了黄岐半岛苔菉、黄岐、下宫、安凯、筱埕、坑园等乡镇,养殖量2.75多万框、12亿多粒,产量约1.5万吨,年产值约15亿元。今年养殖的鲍鱼量将达到15亿粒,创下新高。
安凯乡副乡长谢祖明告诉记者,安凯乡鲍鱼养殖始于上世纪90年代,是乡里的支柱产业,更是渔民生存致富的法宝。
“别小看一粒鲍鱼的价值,它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它涉及到的养殖设施、人力管理、饲料种植、加工销售等,不仅促进就业增加收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我们政府部门就是养殖户的‘管家’,全方位的提供服务。”谢祖明说。
“互联网+”趁势而来
鲍鱼产业链逐渐完善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一大热词,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连江鲍鱼产业也提上日程。
记者在一份关于《大力拓展连江鲍鱼销售网络,加大鲍鱼加工力度,做大做强连江鲍鱼产业的意见》中了解到,为提高连江鲍鱼品牌和知名度,提升“连江鲍鱼”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连江县有关部门提出加速发展连江鲍鱼等水产品电子商务。连江县政府对2014年—2016年设立淘宝网连江水产品专卖店,根据不同销售额级别的专卖店给予资金支持。
“传统销售模式已无法满足鲍鱼行业的发展,互联网是趋势,所以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寻求相关的扶持,运用互联网优势进一步打开市场。”连江县鲍鱼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近几年来,连江县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积极作为,基本形成鲍鱼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出口贸易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进一步加快了鲍鱼产业化进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连江县鲍鱼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江明春告诉记者,以前鲍鱼养殖户之所以会盲目养殖鲍鱼,市场是很大一块不稳定因素,其中就是自身在加工环节,特别是深加工业比较薄弱。而近几年来,连江鲍鱼加工业却是发展很快,全县水产加工企业91家,目前加工规模比较大的有福州日兴食品有限公司、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福建龙福食品有限公司、连江信洋水产有限公司、连江县捷丰海珍品开发有限公司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14年,全县鲍鱼加工产量3200多吨。
据介绍,福州日兴食品有限公司自创办公司以来,实施订单农业,同200多户渔民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使渔民不再受到压价贱卖的困扰。100%村民建起了新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逻回村被人喻为筱埕镇的“后花园”。
“生鲜鲍鱼的价格和加工后的罐头鲍鱼产品,价格相差不小,而且加工后的产品更能走得远,但考虑建企成本高,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承受,这方面政府方面也在加大力度扶持。”连江县筱埕镇一家鲍鱼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
强劲“鲍”发力借势起航
走出一条适合连江发展的养鲍之路
从2010年获得“中国鲍鱼之乡”起,连江鲍鱼口碑品牌齐飞,销路继续拓展。5年之后,经过专家复审,连江在原有基础上,把“中国鲍鱼之乡”名头打得更响亮。
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张绳镇表示,如今,经过不断的摸索,鲍鱼产业发展真正走上了“快车道”。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县养鲍面积13440亩,养鲍量约25亿只,比2010年增长124%,产量3.18万吨,比2010年增长112%。预计2015年养鲍量可达25.3亿只,产量约3.3万吨。2010年以来,连江县鲍鱼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县级首位。
“经过摸索发展,连江已经逐渐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从养殖、育苗、加工、销售都有自身特色。就拿养殖方面来说,利用专利技术建设浮动式消波堤,开发风浪较大海域,大力发展抗风浪渔排,实行‘南北接力’ 规避夏、冬两季温度对鲍鱼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养殖成活率,拓展养殖空间。引进新品种,完善加工业等等都有了较大进步。当然,政府方面也在人力、财力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张绳镇说。
一业兴,百业旺。连江“鲍”发力势头强劲,努力将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物流、餐饮、包装等产业的发展,使当地渔民从鲍鱼产业中受益,推动了渔区经济的发展。然而对于更多的养鲍人来说,更大的愿望则是把连江美鲍带进寻常百姓家。
鲍鱼养殖箱
工人正在整理鲍鱼的饲料——龙须菜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